第28部分(第3/4 頁)
瞭解她的情形。“北望神州”版正好滿足了許多人的需求。正是在“文革”中,《明報》成為報道中國訊息的權威。
基於大陸“文革”對於文化的瘋狂摧殘,金庸於1966年創辦《明報月刊》,旨在於海外保留一個延續中國文化的地盤。它的目標是非牟利的,虧本也在所不惜。金庸自任月刊總編,禮聘許冠三、司馬長風兩人選稿,編輯則有王世瑜與黃俊東。初期所刊的文章,尺度很嚴,走的是純學術路線。後來胡菊人出任總編,長達十三年。胡菊人將月刊經營成一份綜合性的高水準讀物,形成了一個高階學術刊物的形象,在香港沒有第二家。
1967年,金庸本人及《明報》都面臨嚴峻考驗。“文革”的極左思潮蔓延到香港,引起不小的鬥爭狂潮。金庸也被當時的“左派”視作“反動派”,要“鬥垮鬥臭”,並公開威脅要“消滅”他。《明報》在這個風雨飄搖的日子中自然受到衝擊,“左派”的騷擾包括寄上土製炸彈,煽動《明報》內部員工“起義”,及派人襲擊報社等。然而,就是在這種衝擊中,《明報》的銷量從“文革”前的五萬份激增至八萬份,真可謂因禍得福。
金庸曾回憶道:“我當然有些擔心,但我寫武俠小說的主角都是大丈夫,到了這個關頭一定要堅持到底,沒有退縮餘地。要麼就只有謹慎行動,非必要也不會外出。”直到“文革”結束,金庸所受到的威脅才徹底消除。
1967年的暴動引起香港社會人心惶惶,不少人因擔心前途而移民國外。金庸也不能不考慮《明報》的前途,他早在1966年已到新加坡視察,並在當地籌備出版一份《新明日報》。他當時的如意算盤是,萬一香港的出版業務出了什麼岔子,便可移師新加坡再幹一番事業。怎料人算不如天算,由於新加坡及馬來西亞政治分家,導致《新明日報》亦一分為二,加上當地對辦報限制多多,使得金庸意興闌柵,最後將絕大多數股權出售與當地合作的投資者,重回香港專心發展。
1968年,他辦了《明報週刊》,雖非香港的第一家週刊,卻經過數年發展,成為娛樂週刊中的佼佼者。週刊本是報紙為激發讀者的興趣,作為附贈品送給讀者的。但金庸卻大膽地提出,週刊的內容裝潢加以改革後,可以定價發行。許多人表示反對,以為這樣會失去讀者。
金庸卻說:“我們可以加多一些彩色,內容走一些較適合家庭婦女們看的軟性文章路線,我想是會有銷路的。”
這樣,《明報週刊》便出籠了。
第一任主編潘粵生成績平平。第二任主編雷坡銳意求新,作了不少改革,大大刺激了銷路。
雷坡改用女編輯、女記者,因為女人較瞭解女人。他還策劃了一次爆炸性新聞,便是“香港小姐何秀汶情書”,鬨動香港,令週刊的數量一下子增加了好幾萬份。
何秀汶是影星陳百祥的女友。那時陳百祥還未成名,跟朋友組織了一支樂隊在夜總會表演。他是標準的花花公子,何秀汶只是他女朋友中的一位,那篇情書據說是寫給他的。
《明報週刊》靠何秀汶擴大了銷路,雷坡快馬加鞭,千方百計發掘新聞,廣交男女明星,屢屢爆出娛樂圈內精彩的內幕。讀者也越來越多。
除了《明報》(日報)、《明報月刊》、《明報週刊》外,明報機構尚有一份《明報晚報》。金庸還成立了明報出版社與明窗出版社。1987年,又成立翠明假期,經營美加、澳洲及歐洲的高階旅遊業務,使得明報集團的業務多元化。
金庸一手創辦的《明報》企業集團,經過三十多年不斷發展,已由一家報社擴充套件成兼營出版、旅遊、印刷以至地產的多元化企業。《明報》銷量高達十二萬份。1989年“北京政治風波”前後,銷量一度突破二十五萬份,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明報週刊》則達到三十萬份,執香港娛樂週刊市場之牛耳。
明報集團90年度的盈利高達七千萬元,到91年度接近一億元。金庸個人的財富估計已超過六億元。1991年《資本》雜誌編輯《九十年代香港華人億萬富豪榜》,金庸名列第六十四,沈寶新則名列一百一十二位。
金庸從七十年代開始,成為政治圈中的重要人物。他曾應邀加入廉署社群關係處市民諮詢委員會,因而與首任廉政專員姬達接觸頻繁。姬達向當時的港督麥理浩引薦金庸,就中國問題提供意見。1981年,英女皇授予他OBE勳銜,又獲香港大學授予名譽博士與名譽教授。撒切爾夫人首度訪華,為香港問題會談與中國磋商,經港時麥理浩安排金庸單獨會晤撒切爾夫人四十五分鐘。他出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