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1/4 頁)
。舉世貝殼藏家,或雄於資,或邃於學,抑或為王公貴胄,似君以俊才鳴者,未之或聞。
匡兄華誕之喜
弟:金庸
乙卯六月
倪匡說,“這幅對聯,需要解釋之處甚多,不然,不容易明白,太過‘深奧’。”
“首先,四十歲那年,我自撰對聯一幅:
年逾不惑,不文不武,不知算什麼;
時已無多,無慾無求,無非是這樣。”
“自覺甚是高興,在報上發表。惹來的反應,是有人在報上破口大罵:‘自撰輓聯式的對聯,以老賣老。’等等,這可以不論。老妻看了,愀然不樂,是因為‘時已無多’四字。人到四十,算是活七十,已過了一大半,‘無多’是實際情況。叵奈人都不願聽真話。金庸知道‘匡嫂不樂’之後,送來這兩副對聯。”
“第一幅的典故如此。第二副的‘典故’更多。老妻名李果珍,小女名穗,小兒名震,這是嵌名聯。而“搞搞震”是粵語,意思是胡搗蛋,一聯之內如此複雜,也頗不多見!”
“小兒胡搗亂事蹟甚多,金庸後來又在贈他的書扉頁上題字,有‘不搞不震非好漢,亂震亂搞豈英雄’之句,以資勉勵。有金庸親筆題字之小說,在同學中,登成英雄人物矣!”
倪匡對金庸性情的評論,也很有意思。
金庸是屬於慢性子的人,涵養極好,多少年來,只見他發過兩個半次脾氣。此話怎講?因為兩次都不是盛怒,只不過表示了他心中的不高興,而且這兩個半次脾氣,都發得十分有理。一次,是筆者為了一己之利向他作一個要求,時在汽車之中,金庸“哼”了一聲:“除非《明報》破產,不然萬萬不能!”嚇得筆者和同車人噤若寒蟬,連大氣兒都不敢透著好幾分鐘。另半次是對一個行為十分卑劣的小人,該小人顛倒黑白,造謠生非者再,金庸當眾宣佈不與這種人同席——很多人,可能只看到過查先生這半次脾氣而已。
需要補充的是:第一個半次生氣之後不到一小時,金庸就打電話來:“如果你真覺得這樣子對你有好處,就照你的意思辦吧!”筆者忙曰:“不必了!不必了!”屈己從人,照顧朋友,這是金庸做人的豪俠之處。金庸事業大成,自然比一般搖筆桿子的朋友富有許多,向他有所求的朋友,很少受到拒絕。曾問過他:“你手上的錢如何處理?”他的回答是:“放在哪裡都不記得了!”
施惠毋念,金庸是做得到的。但受恩勿忘,受過金庸好處的人,若能表達一下心中的感激,金庸也總會高興的。
………………………………………………
明報王國
明報是他一生事業的象徵,
也是中國文化史上的奇蹟。
任何一種成功,恐怕都是各種機緣湊合而成,有時候,刻意的追求常常達不到目標,反而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明報》是金庸一生事業的象徵。
金庸當初辦《明報》,當然有著自己的理想,他希望能夠辦一張真正自由獨立的報紙。不過,那種理想僅只是朦朧的模糊的,一旦操作起來,大概也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受制於變亂不已的社會局勢與讀者口味。誰敢說金庸一開始辦《明報》就已有了宏大的計劃,卓然不凡的品味?
如果沒有沈寶新,《明報》會不會誕生並有日後的輝煌?金庸在異鄉遇上初中時的同學沈寶新,不能不說是一種緣。人生如匆匆過客,多少種相遇只是剎那蒔花,轉瞬即逝。青梅竹馬,勞燕分飛,再遇舊日夥伴,實是偶然中之偶然。不僅如此,那時的沈寶新正在從事印刷業務,而金庸已先後在四家大報任過職,對經營報紙的門徑,相當熟悉。完全可以想象這對少年時代的朋友在南國香江初遇時的那分激動。天作之緣,一拍即合,他們決定創辦自己的報紙。
1959年,一份叫《明報》的報紙在香港註冊。公司註冊資金十萬元,金庸佔百分之八十的股權,沈寶新佔了百分之二十。這樣的股權比例一直維持到九十年代。
“明”含有“明理”的意思,同時也象徵了光明的前途。金庸在《倚天屠龍記》中,寫到了“明教”這麼一個組織。金庸與“明”字有緣。
金庸請了當時香港最有名的書法家王植波題寫刊名。這兩個題字沿用至今。
《明報》創刊初期,人手很少。沈寶新管營業,金庸負責編務,潘粵生作他的助手。
那時候香港的報紙,大體有二類,一類是比較高層次的如《星島》、《華僑》、《工商》等;另一類是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