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4/4 頁)
面對失敗還在喋喋不休地爭辯時,父親認為對兒子的講理已經到了界限。面對整個秩序世界對兒子的不滿,如來佛溫和地也是威嚴地、不可抗拒地對兒子實行了壓服。他將大手一推,把孫悟空推到雲天之下,再將大手化為五行山,將兒子鎮服在那裡。
第18節:對母親的依戀
父親的大手體現了父親的全部統治。任何一個讀者都能夠感受到那種父親的威嚴,雖然不一定是自覺到的感受。
許多讀者對如來佛的態度,如同兒子對父親的態度一樣,是不服氣的,但又是不得不服氣的;是想要抗拒的,但又是難以抗拒的;是有仇恨的,但又是不敢自覺表達的。因為父親是道德的象徵,是秩序的象徵,是人類世界的象徵,是所有文化的象徵。
父親是兒子自由意志的最大對立面,最大的障礙。對這個統治不可猥褻,不可公開表示敵意,甚至內心都不敢正視這個敵意──也許大多數讀者尚不能夠真正審視閱讀這段故事時內心產生的對佛祖的敵意,但這種敵意已非常深刻地潛藏在讀者心中。
讀者不會公開謾罵佛祖,他們只是懷著非常複雜的心理,不得不地接受了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的結果。
這段故事中,孫悟空與佛祖的對抗極為深刻、形象地講述了一個兒子和父親的故事。這是作者不自覺的,也是讀者不自覺的。讀者每讀至此都會感受到這裡的情緒起伏,感受到那種與佛祖象徵的父親對抗一下的衝動,感受到與佛祖象徵的父親講一講理、爭論天下的衝動,感受到撒一泡尿在佛祖手中,進行一次生殖器挑戰的快感,感受到父親手掌的巨大和威嚴。
父親並沒有從肉體上消滅兒子。他只是不容申辯地把兒子壓服在五行山下。壓服是管教的一種手段,父親最終希望迫使兒子接受社會秩序,走上秩序化的道路,也許在這時,他已經潛在地安排了未來讓兒子取經的道路。
這些象徵是非常典型的,是父與子關係的真實寫照。
這段文字深刻觸及了一個人作為兒子的人生體驗,每一位讀者都能在閱讀中體會到自己的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