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頁)
1992年8月26日(11歲時)
我愛蘭花
“為草當作蘭,蘭幽香風遠。”這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詩句,表現了他對蘭花的珍愛。我家陽臺上有一盆蘭花,我也十分喜愛。我家的蘭花是惠蘭,夏天開花。那天,我去給蘭花澆水,看見蘭花冒了一枝花箭,我興奮得血都湧到臉上,大聲喊:“媽媽,爸爸,快來看啊,蘭花冒花箭了!蘭花冒花箭了。。。。”這以後,我每天都要去看好幾次蘭花,看它長高沒有,開花沒有。一天天過去了,花箭從一寸來高長到一尺來高,又過了幾天,一陣香味飄來,我想:“難道。。。。”想著就跑出去一看,哇!蘭花開花了!“蘭花開了!蘭花開了!太好了!太好了!”我高興得直蹦。那蘭花是淡黃色,中間有一瓣兒花上還有幾點紅點兒,看上去,像一個花形寶座,有紅點兒的花瓣像一條通往寶座的花地毯。而且散發出一陣陣幽香,雖說不濃,卻讓我陶醉。
從這以後,我更愛護蘭花了、我每天都給蘭花“洗澡”,每次洗過,我都要欣賞一番,蘭花那上下窄、中間寬的綠葉上掛著一顆顆“大珍珠”,襯得蘭花分外好看。有一次,蘭花長蟲了,我媽媽趕忙買了藥給蘭花“治病”。
蘭花給我們家帶來了歡樂,好幾次我和媽媽吵嘴後,兩人都很生氣,後來蘭花的香味讓我們心曠神怡,氣都消了,還都覺得自己不對,互相道歉。
蘭花使我們家生機勃勃,所以我愛蘭花,希望蘭花給更多的人帶來歡樂。
體驗慚愧和內疚,心疼爸爸媽媽
讓孩子對自己的錯誤感到羞愧和內疚,是十分有效的教育手段。它能使孩子在自己的內心建立起一道“防火牆”,今後自覺抵制那些使她羞愧的錯誤行為。
10歲這一年,婷兒全面而迅速地成長著。但她畢竟只是個孩子,還是有管不住自己的時候。每當遇到這種情況,我們都十分注意批評的方式與分寸,期望著有一天她能把外在的壓力變為自己內心的行為標準。我們認為,什麼時候婷兒會因為沒能滿足自己的行為標準而內疚了,她的心理就真的開始成熟了…………我清楚地記得,在我17歲左右時,每當我想起一位姓謝的老師,我就會深感慚愧和內疚,就會覺得自己還不夠努力上進,就想要幹得更好。我一直期望著婷兒也能產生這樣的心理體驗。在四下的暑假裡,我們終於等到了這一天:
1991年8月2O日(10歲時)
慚愧
吃完早飯,媽媽就出門買菜去了,家裡只有我一個人。我收拾好碗筷,就進屋來寫作文。我東看西看,目光被書櫃底下的小板子吸引了過去,我想:平常我不能開啟小櫃子,今天,爸爸上班去了,媽媽也買菜去了,我正好可以開啟看看,說不定還能找到本書看呢!
我越想越高興,把學習都忘到九霄雲外去了。
我把書櫃旁的大紙盒搬到一邊,再把櫃子前的小箱子搬開。然後,我懷著激動的心情開啟了櫃門,櫃子裡面光線很暗什麼也看不清,於是我就小心地從書櫃頂上取下應急照明燈放在地上,把兩根燈管都開啟,櫃子裡一下子就亮堂起來。我蹲在地上,看著一摞摞的書,不禁高興極了!突然門鎖“喀喀”地響起來,我大吃一驚,心想:“這下糟了,媽媽回來了,唉,真倒黴!”我還沒想好怎麼辦,媽媽就走進來了。看到櫃子門開著,我蹲在櫃子前,媽媽一下子都明白了,對我說:“原來,大人不在家,你就是這樣學習的呀!”說完生氣地踹了幾下紙盒。我知道這是媽媽想打我又捨不得,就拿紙盒當了我的替身。媽媽望著我嘆了一口氣,出去了。
我呆呆地蹲在書櫃前,我心裡又是慚愧,又是懊悔,覺得自己不應該這樣浪費時間,爸爸媽媽想方設法,給我節約時間,我卻這樣大把大把地浪費,怎麼對得起爸爸媽媽呢?我越想越覺得不應該。於是,我收拾好燈和紙盒,回到寫字檯旁,認認真真地寫起作文來。
婷兒就這樣變得“懂事”了,懂事了的婷兒比以前更愛悉心培養她的爸爸媽媽。一年後的暑假,婷兒為了幫爸爸減輕病痛,四處奔波去抓中藥,那個頂著烈日奮力蹬車的小小身影,是爸爸心中最溫馨的回憶之一:
1992年7月24日(11歲時)
為爸爸買藥
暑假裡,爸爸的臉上長了兩個癤子,十分難受,我看了很想幫他減輕痛苦。這天,爸爸叫我去藥鋪抓幾副藥回來,治癤子用。我一聽可以幫爸爸的忙,就高興地答應了。爸爸給我開了張藥方,上面寫著:“紫花地丁3g、野菊花3g。。。共三副。”我問爸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