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友之間的玩耍也是十分重要的,大小孩子在一起玩都很好。這有助於彌補位生子女的天然缺陷。但也不能放任自流:3歲多時,婷兒弄壞了小袁的女兒鄧玲的壓髮圈,我就告訴婷兒得用準備買氣球的錢來賠償鄧玲的壓髮圈。那會兒婷兒剛從巴西電視連續劇《女奴》中學會了運用“心中的痛苦”這一說法,就說:“我忍受著心中的痛苦,等你下個月發了工資再買氣球。”
這是為了讓婷兒為自己的過失承擔後果。順便說一句:要忍受痛苦的意識,婷兒十分明確、她身上的痛、癢,我都要求她忍耐,不哭鬧、不亂抓。這不僅因為“堅忍”也是意志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還因為一個人老是用身體的小不適來攪擾別人,也是不受歡迎的。婷兒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她這樣做了,也這樣要求我。
與用不同觀念、不同方法教育出來的孩子們在一起玩,難免會有一些負面影響、我平時儘量減少她同這種孩子的接觸一我不能讓還不能自覺把握自己的女兒去受消極面多於積極面的孩子的影響。實在避不開的時候,也要及時消除不良影響,並幫助婷兒積累經驗:
十來天前,一個朋友給了婷兒一枝金銀花藤,婷兒和xx在一起玩了不到兩分鐘婷兒就哭了。我來詢問原因,xx搶先說:“她扯花,我拿過來不讓扯,她就哭了。”我又問婷兒:“是不是這樣?”婷兒只是哭著喊:“媽媽!”說不出話來。
我邊批評婷兒不該扯花和哭,邊牽她回家。路上,婷兒哭著說:“不是我扯花,是xx把花搶過去扯的,xx撒謊,我討厭xx。”說完就大聲痛哭起來。
我猛然想起周克芹說的,“看看小孩第一次感覺到欺騙的時候,有些什麼反應。”我明白,這就是婷兒的第一次。我很理解她的心倩,但不能跟著她詛咒xx。我糾正她說:“只能討厭xx的缺點,不能討厭這個人。而且哭是無能的,哭只會壞事。如果你當時就冷靜下來,對自己說不要哭,把真實情況告訴媽媽,媽媽就會批評xx的缺點,讓她改正。你一哭什麼都完了,別人只聽到xx的說法,只能認為是你扯花。所以以後千萬不要哭。怎麼樣,撒謊的滋味好受嗎?這下你也嚐到了,以後千萬不要撒謊。”事過之後,婷兒確實沒有撒過謊。(以前有過做了不對的事不敢承認的情況,每次都受到嚴厲的懲罰,主要是斥責、生氣,氣極了也打過屁股。事情雖小但性質嚴重,不敢寬容。必須從小培養以誠實為本,以撒謊為恥、為惡的品質,養成敢做敢當的好習慣,這是與人格、與責任心密切相關的問題。)看來,反面教育,直接刺激有特殊意義。
從小目標開始,培養上進心
讓受過早期教育的孩子與同齡人一起成長,最大的問題就是幼兒園和學校中所教授的課程僅僅相當於兒童平均水平,那些能力很強的兒童會因為挑戰性不足而對這些課程喪失興趣,以至於出現在聽老師說話的時候注意力不夠集中的情況。日本的早教專家把這種情況稱之為“兔子與烏龜一起賽跑”,並認為實力懸殊太大是兔子中途睡覺最終失敗的根本原因。
婷兒聽故事、畫畫、寫字或自己玩時,注意力倒很集中,而且很持久,但在幼兒園上課時注意力就不夠集中。我想,為了避免重蹈兔子的覆轍,必須從幼兒園開始就消除婷兒在“龜兔賽跑”的格局中必然產生的懈怠心理,培養她注意傾聽別人談話的習慣。這裡面亦有個能力問題,要會聽、會想才行。既然學有餘力,那就設定一些對她來說有一定難度、但又較容易達到的小目標,以此來培養上進心。這些目標,絕大多數都與提高情商有關。
我為婷兒提出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在幼兒園中班爭紅星:
1985年10月5號。我發現婷兒班上的“紅星欄”上婷兒沒有得紅星,便讓婷兒去問班主任王老師“我主要有哪些缺點需要改正?”王老師說,婷兒聽課時沒有主動回答陳老師的提問(你的小手會幹什麼?),所以沒得紅星,並指出婷兒聽課、吃飯、拼玩具時,都愛東張西望,跟別人講話,注意力不夠集中。我和王老師談話時,婷兒急於解釋,大哭了一場,很不服氣。
回家後,我很耐心地同婷兒談了一次話。幫婷兒回憶那天上課的情景,並重新提問讓她回答。婷兒回答的不是“手會幹什麼”,而是“我去幹什麼”。我指出之後,她服氣了,還想起那天根本沒聽見老師的提問。
我告訴婷兒:“老師講課時,小朋友應該看著老師的眼睛。這樣才能集中注意力。”這時,婷兒的眼睛又在看她手裡玩弄的紙片,我馬上批評了她,並要求從現在開始練習。等婷兒的大眼睛注視著我的眼睛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