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部分(第3/4 頁)
啟動引擎!”
“雷達顯示正常!”
“高能輸出穩定!”
“鐳射照射穩定!”
外太空,Google衛星全程跟蹤報道,全程錄下了這震撼人心的一幕,震撼了地球上無數的民眾,啟動超級光帆的瞬間猶若一種破繭的神蹟,而16。8千米是怎樣的概念?即便號稱“空天堡壘”的“天宮環軌星港”在這“一葉扁舟”面前亦是如此之渺小。
接下來讓無數第一次見證者永生難忘的一幕出現了,在Google衛星的特殊視角下,當“火星快車號”上的千組鐳射進行高能輸出的瞬間,數十萬束鐳射同時輸出,照射在巨型光帆上,數十萬束鐳射本是肉眼不可見,但Google衛星有辦法讓鐳射“現形”,無數的人難以忘卻那震撼的一幕。
這一次“火星快車號”並沒有遠離地球才開始第一次加速度,而是航道制定完成之後直接在地球高空軌道停泊口開始進行第一次加速度,沒有任何掩飾隱瞞的意思,民眾才得以見到這震撼的場景。
“火星快車號”逐漸遠離地球,速度越來越快,很快就抵達3萬公里開外的距離,即將穿過地球同步軌道,在抵達這個距離的時候,距離飛船數千公里開外有著一顆比黃金還貴的人造天體——天擎二號。
它是疏通全球虛擬世界的核心載體,即:“天擎系統”的一部分。
………
……
…
(Ps:月末啦,求月票!!!!)(未完待續。)
【第573章:大航天時代的格局】
……
這顆人造天體主導著歐洲大陸、非洲大陸、大西洋三塊地域的虛擬世界的網路訊號覆蓋,這三塊地域裡產生的所有虛擬世界的資訊都要在“天擎二號”上完成臨時處理、資訊反饋,這些地域上的資訊要連線至其他地域如美洲,也要經過“天擎二號”完成資訊中轉、連結,而“天擎系統”則是針對矩陣科技總部虛擬世界核心負責。
“火星快車號”載著中美兩國的宇航員、研究員或哨站基地武裝防衛戰術小隊離開地球了,正式開啟了前往火星的征程。
“火星快車號”已經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但卻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反響。
對矩陣科技是否做到並實現了可控核聚變能源的質疑者在這一刻選擇了沉默,千組鐳射器數十萬束不可見的高能光束的照射,除了能夠生成近乎無盡能源的核聚變能源反應堆之外,什麼樣的能源能夠支撐這樣的高能輸出?
歐洲也沉默了,這一幕在得到證實的瞬間,一種凝重的神色和無力感油然而生,曰本也沉默了,無數的無不想在大航天時代落下步伐的國家都沉默了,“火星快車號”一騎絕塵,它的那無與倫比的速度猶如映襯著那個國家在大航天時代的發展腳步。
或許是因為她錯失了500年前的大航海時代的教訓,讓她倍感懊惱,沉痛的教訓讓她誓師要在今天這個時代奪回曾經所失去的一切。
波瀾壯闊的大航天時代已經拉開序幕,而目前只有兩個玩家能夠真正在那無垠的宇宙裡展開新的角逐。
歐洲、俄國、曰本這些第二梯隊的太空國家在這一刻如夢初醒,“火星快車號”的速度、“天宮環軌星港”的體量、征服火星的“諾亞系”所代表的雄心,這一系列的震撼終於告訴了第二梯隊一個殘酷的事實,進階太空第一梯隊機會渺茫了。
想要在大航天時代成為第三個玩家參與這場全新的角逐,單靠自身的一己之力是絕無可能追趕的上已然走在最前列的兩個國家,太空角逐,不僅僅是強國的遊戲,更是超級強國才能玩出成績的遊戲。
截止2027年全球GDP超過10萬億美元大關的經濟體,只有唯二的兩個超級強國,並且雙雙都突破了30萬億美元的經濟體量,想要在大航天時代中獲得一個席位,不說其他,單單是在經濟實力上,GDP不超過10萬億美元以上的經濟體根本就無力參與,俄羅斯就是最好的列子。
世界兩大超級經濟體的總體量全方位超過了全球GPD比重的50%以上,第三大經濟體曰本在2027年的GDP不過是在7。4萬億美元。倘若第二梯隊的國家在太空探索完成聯合,若是僅僅是以經濟體量去衡量,其41%的全球GDP比重的確要超過單一的中國和美國。
但太空探索拼的不是某一方面,而是綜合國力,經濟體量只不是衡量的一個重要指標之一,而想要實現第二梯隊聯盟,這一步又是何其的艱難,其內部複雜的利益糾葛和分配就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