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第4/4 頁)
收買雞公車送來的穀米。
盧作孚看著堆滿金谷銀米的院壩,如夢初醒,一聲低叫:“找到了!這才真叫找到了!”
若是田仲有跟蹤到場,會發現,前年,升旗找到晨霧中宜昌那片堆滿器材的荒灘時,也曾如此低叫。
何北衡說:“我說呢,城頭米店怎麼都空了,原來跑這兒來了!”
賀國光懷疑著:“囤積居奇!倒賣糧食?”
盧作孚點頭。
賀國光嘆:“居然搞到我眼皮底下來了!”他有軍人資歷,手本能地向腰間一按,便要上前。
盧作孚趕緊擋住他道:“本局長,是全國糧食管理局長,不是一鄉一場的保長甲長!我們此來,不就是要摸清卡住全國糧食採購運輸的咽喉所在,剛看到它的來龍,何不細細查尋,看清它的去脈?你說呢,賀省長。”
賀國光也笑了,糾正道:“賀代省長。四川省省長是蔣中正。”
李果果對文靜說:“四川省省長都是蔣中正在當哇!”
文靜說:“他的職務多呢,國民黨主席,行政院院長,軍事委員會主席。”
“哦,非常時期,集大權於一身!”
盧作孚聽到了,本來一直說話的他,沉默了下來。他默默地退出院壩。接下來的日子裡,他帶隊,走了好多路。追隨推雞公車、挑擔、背揹簍的農民的腳步,走過平展的田畝、走過梯田、走過一處處鄉場米店,走進一戶戶農家。從聽得李果果這句話後,他再無多話,直到遠行結束,回到川省政府。
1940年8月底召開的四川省政府418次會議,由代省長賀國光主持。會議記錄顯示,第一個發言的是全國糧食管理局副局長何平:“反正此行,大有查獲,無有收穫。越是看清眼前局面如此嚴重,這腳下也就越沉重,越是不知下一步如何走?”
盧作孚局長這才開口:“確如何局長所言,我們此行調查,大有查獲。不過呢,對何局長‘無有收穫’的看法,作孚有自己的看法。”盧作孚知道身後何平正默默搖頭、困惑地望著自己,他卻並不回頭,顧自往下說:“我覺得,我們辦一樁事體,有查獲,就是大有收穫。暴日轟炸,前方斷糧,後方無米。這是我們對當前全國糧荒的第一印象。此行調查,才曉得,這是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去年四川豐收,大部分農家,至1940年8月,甕中尚有餘糧。米糧產生問題地區,主要是完全依靠外米輸入的前方戰區與後方市區,尤其是人口眾多的重慶、成都兩市。成都為川省省會,人口約35萬人。重慶為戰時陪都,原有人口約50萬,大撤退遷入25萬。一時需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