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誤區。
(引自新浪網讀書頻道)
對於這位網友的言論,我倒未必完全同意。我覺得一個人抱定“為人類”、“為國家”這樣的信念是無可厚非的。只是我反感那種唱高調的“為人類”、“為國家”,德謨克利特說過,“應該熱心地致力於遵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誇美紐斯也說過,“德行的實現是經由行為,而不是經由語言和文字。”可眼下我們的社會中,空談道德的人在我們周圍有太多太多,很多人白天還在講“為人民服務”,“當人民的公僕”、“無私奉獻”,晚上就已經因為貪汙腐敗鋃鐺入獄。
所以,這樣的例子多了,我們就有了足夠的警惕之心,我們的思考方式也逐漸成熟。美國實業家亨利·福特說過,“你不能靠你聲稱你將要去做的事情來建立聲譽。”這句話與我們的古訓“行勝於言”有異曲同工之妙。誰說了什麼大家是不大關心的,關鍵是看這人做了什麼沒有。我們還是看看一位很早就立志造福全人類的偉人是如何做的:
這個人在中學時代的作文中,即透露出他要成為一位為人類服務並獻身的偉人的志向。
在此後的一生中,他沒有食言。在大學畢業並獲得了博士學位之後,他曾希望去做一位哲學教師,可是命運沒有安排他去成為又一位學院派的哲學家,而是在政治當局的阻止下逼迫他走向了社會。在這期間還曾有人幫助他進入普魯士政府的官場,去做一個坐辦公室的行政官員,但他毅然拒絕了走這條可能使他在後半生過得輕鬆而閒適的平庸之路。這次拒絕,決定了他此後一生的路,使他逐步走上了批判社會,並從而力圖改造社會的社會思想家和社會革命家的不歸之路。這個人就是馬克思。
好了,下面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了,拉瑞為什麼會推薦劉亦婷?
我想,拉瑞推薦劉亦婷,一方面原因可能是非理性的。另一方面的原因可能是文化差異的問題,比如,當劉亦婷滿臉真誠地說出“我的理想是為了人類的幸福做出自己的貢獻”,“我做經濟工作不是為了掙很多錢”時,拉瑞先生便激動得大聲歡呼:“太棒了!太棒了!我為我的選擇感到驕傲!”
結語
本章基本可以消除《哈佛女孩劉亦婷》、《劉亦婷的學習方法和培養細節》兩本書可能給一些讀者帶來的誤導,即被哈佛錄取的學生都具有“不尋常的優秀素質和綜合能力”,以及劉亦婷進入哈佛是因為其具有“不尋常的優秀素質和綜合能力”。
劉亦婷固然在某些方面體現出了優秀的一面,但總體而言,她仍是個比較平凡的學生。她能夠進入哈佛,主要靠三點原因:
第一:優秀的英語考試成績,尚可的英語交流能力;
第二:由於文化差異等原因給拉瑞留下的好印象以及由此帶來的推薦;
第三:美國大學在招收中國學生方面存在的制度缺陷。
時刻不忘灌輸“學習是頭等大事”
讓一個孩子心甘情願地放棄“交友、娛樂、興趣、休息、愛好和特長甚至看風景”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不得不佩服劉亦婷的家長“長期灌輸”有方。
“如果上不了重點中學,為人類做貢獻就更困難了”
應試教育的特點是什麼都要與考試掛上鉤。在無盡的競爭中,孩子的價值觀不斷扭曲。劉亦婷小時候有個理想,要像安徒生爺爺那樣為人類做貢獻。不過,這個理想也被她的家長巧妙利用,成了督促她好好學習的思想工具。
聯絡學校的整個過程,我都儘可能帶著婷兒一起去,讓她從一開始就知道,為了實現“長大為人類做貢獻”的理想,首先要爭取受最好的教育。看大人們為此奔波勞碌費盡口舌,小小的她也情緒性地感受到,爭取上一所好學校是多麼重要,又是多麼不容易!
……
如果你上不了重點中學,就受不到最好的教育,要想像安徒生爺爺(這是她幼年最崇拜的人)那樣為人類做貢獻就更困難了。”
從婷兒後來的成長過程來看,這番話給婷兒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為她遙遠而空泛的人生理想第一次被化解為“爭當前3名……保送進重點中學”這樣具體的階段性目標。在整個小學階段,這個階段性目標都是婷兒努力學習的內在動力。
(引自《哈佛女孩劉亦婷》增訂本第133頁)
可以看到,劉亦婷兒童時期很美好的感情———為人類做貢獻,現在被套上了一個功利的目的,那就是好好學習,爭當前3名,上重點,讀名牌。為人類做貢獻難道非要讀名牌,上重點嗎?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