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1/4 頁)
在這種時候,假如我們的教育還停留在傳授知識這樣一個淺層次上,在這種時候,假如我們還始終淪陷在一種對考試狀元的頂禮膜拜,那實在是太可悲了!當一個民族都來哄搶一本文憑並視其為成功的時候,我們所丟失的不僅是一個民族勃發的生命力,而且在這樣一個被哄搶的過程中,我們還丟失了我們這個民族應有的道德感和教養。因為就是為了這樣一本文憑,我們很多人被剝奪了一種自然的成長過程;很多人被剝奪了生命本來應有的燦爛;很多人被一種既定的灌輸而失去了自己動如脫兔的思維;很多人是被一種教育模式而雕刻成的一尊塑像;很多人失去了人生最重要的道德培養和良好教養的形成;很多人在得到知識的同時失去了很多人之為本的東西。到網上去看一看吧!有多少學生在哀述自己不幸的經歷;有多少學生在嘆息生命中無暖的冷酷;有多少學生在網路中發出苦悶的半夜雞叫;有多少學生控訴著當下的應試教育……
1992年的一天,一個12歲的加拿大小學生在巴西“環境與發展大會”上作過一次感動了整個世界的演講。這天,這位叫塞文·蘇佐克的女孩面對全世界所有的成年人激動而慷慨地說道:
我們是從加拿大來的一個4人小組,都是12歲到13歲的孩子,我們籌集了路費,不遠萬里來到這裡,是想告訴你們成年人:必須改變你們的方針和路線。
我們沒有什麼神秘的使命,只是要為我們的未來抗爭。你們應該知道,失去我們的未來,將意味著什麼?這絕不同於政治選舉中的一場失敗,或者股票市場上的一次失利。
在這裡,我要為我們和我們的後代說話。
在這裡,我要為全世界飢餓的兒童說話,因為他們的哭泣沒有被人理睬。
請不要忘記你們為什麼參加會議,你們在位誰做事。在你們優先考慮的事情中,有我們嗎?我們是你們的孩子,你們將要決定我們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世界裡……
讓我們好好來聽一聽孩子們的心聲吧!是啊,當你們在制定教育規劃的時候,有我們嗎?我們是你們的孩子,你們的決定將決定著我們將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世界裡,你們知道我們的心聲嗎?你們知道我們在想什麼嗎?當你們成年人在為我們孩子制定教育規劃的時候,你們有沒有徵求一下我們的意見?不錯,我們是孩子,但孩子有孩子自己的思想,孩子有孩子對未來的看法,你們能不能聽一聽我們的想法?
能,還是不能;聽,還是不聽;當然這隻能取決於成年人的決定。在我們這樣一個以長者意志主宰一切的社會中,孩子永遠只是一個默默地承受者,因為心靈的幼小,所以就只能承受;因為幼小而沒有權威,所以只能被權威統治;因為在權威的統治下沒有發言權,所以只能被迫地接受一種生存的方式。但,後喻時代的到來意味著這種長者意志統治一切的時代已經開始風雨飄搖……
逝去的是一種記憶
在記憶中把它坐化成一件古董
所有捕捉星際的企圖
都是我生命的璀璨
下雨時你習慣躲在屋簷下
我卻喜歡在雨中沐浴天堂的眼淚
坐不住的風景誘惑著我
赤足穿越地心把世界重繪
收起你嚴厲的目光把快樂連同書包
送給我又一個童年生日並一起舞蹈
——趙健偉
第八章 夢想與創造力,不可滅殺的人之慧命
李鐵的夢想
從2002年的某一天開始,在英超的足球賽場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個身材修長、頭髮飄逸的中國小夥子穿梭在異國的足球場上。當一個往日根本不在歐洲人眼裡的中國足球運動員如今成為英超埃弗頓隊絕對主力的時候,我們不得不對這個小夥子刮目相看。然而當我們翻開這個叫李鐵的小夥子檔案的時候,我們才突然發現,其實他今天的成就早在八年前就已經是他的一個夢中景象了。
1996年,當時還隨健力寶隊在巴西留學的李鐵,曾在一篇《當我25歲的時候》文章中這樣夢想道:
25歲的時候,將是我足球生涯第一個頂峰的到來,我在地方對是絕對的主力,並獲得了一次或者更多的的全國冠軍及“金球獎”,我在國家隊的位置無人能替代。在2002年的世界盃預選賽上,我和其他人將作為第一批站在亞洲足壇最高點的中國人,並將在世界盃上有驚人的表現。到那時,我將到日本或歐洲去踢球,讓更多的人瞭解我,瞭解中國。
這曾經是李鐵的一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