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頁)
鏈�パУ牟┦浚�此計鵠矗�庵盅≡穸喟朧淺鯰詵羥車刈分鴣齬�某繃鰨��導噬希�葉匝�躋恢貝嬖謐鷗」飴佑啊⑶吵㈤�溝姆笱芴�取�2003年11月中旬,由於出國動力不足,我放棄了這種念頭,開始找工作。這時許多大的外企包括外交部等單位早已啟動招聘程式了,令我有些措手不及。有些喜愛的單位都沒有來得及投遞簡歷,多少有些惋惜。還好,既然下定決心找工作,之後我就一心一意的盯在北大校園BBS的找工作版上,跟許多一起找工作或已經工作的同學溝通,以保證自己得到充分的資訊。
2004年就業市場的一大特色就是招聘程式多數都透過網路進行,我參加的幾場傳統的各展覽中心舉辦的招聘會,除了趕過去支付門票和場內價格不菲的簡歷影印費用,幾乎無功而返。許多在場的招聘單位也只是為了宣傳。一般來說,稍具規模的公司和單位都可以透過網路來接收簡歷。所以在找工作過程中,很強烈的一點感觸是,如何利用網路,更高效、便捷的獲取資訊,與人溝通,是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必備的一項技能。
我的戰略是多投簡歷,多爭取機會;拿到offer後再進行選擇取捨。在投遞簡歷時,根據興趣和專長,我考慮的行業面主要集中在傳媒和外企這兩個方面,此外我還參加了公務員的考試。像每個剛開始找工作的畢業生一樣,2003年11月份的我,充滿自信,飽含激情,以為整個世界都是自己的。我把自己定位為一個複合型的人才:一流學府的碩士學歷,半年歐洲交流經驗,專業八級的外語水平,寬廣的綜合知識面,豐富的媒體實習經驗……
然而,沒過多久,我就開始垂頭喪氣了。當我們的教育在大聲吶喊培養符合型人才的時候,就業市場卻並沒有開啟太多機會的門。我應聘的新華社參編部和國務院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外事司需要的人才都非常專業化,比如新華社參編部主要需要書面英語翻譯人才,除了紮實的英語基礎外,一天八小時對著電腦的翻譯工作需要練就非常沉靜穩重的性格。而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外事司對英語能力的要求就更高了,基本上要達到專業高階翻譯的水平。在投遞這些簡歷之前,我對他們的瞭解是有限的,資訊的欠缺導致了選擇的錯位。
我的另一個目標是外企,不幸的是,在中華英才網上投遞的電子版簡歷紛紛折翎,有幾家竟沒能得到筆試資格或者初面。那時的我,對自己的能力、言談和氣質頗為自信,很有把握在筆試和麵試中勝出,然而面對連面試資格都沒有的情形,我只好望洋興嘆了。當投出去的簡歷石沉大海,我第一次感到了生活中的諸多無奈。冷靜地分析起來,除了客觀原因外,這可能與我製作的簡歷不夠精緻有關,另外,從結果來看,在外企就業市場上,除技術類人才外,研究生與本科生相比並沒有多少優勢,甚至還有年齡上的劣勢。此外,製作簡歷的過程就是將自己簡化,符號化的編碼過程,篩選簡歷的過程是高效率的,然而也是非人性的,容易讓人以固定成見來判斷。比如,作為女性,就很可能意味著在找工作的過程中處於劣勢,這在體制內的單位表現的尤為明顯。
仍然很清楚的記得我去新華社面試的那場經歷。在透過了新華社統一的考試之後,按照成績排名,我從報考參編部英文編輯的80多名應聘者中被選拔出來,進入最後的面試。被通知參加面試的一共有16位學生,我們被告知在新華社大門前等候聚齊,然後由面試老師集體帶進去。在大門口等候的時候,我碰到了一位來自北京另外一所大學的英文字科同學,我知道面試名單上沒有她,但是因為有內部關係,所以她能夠來破格參加面試。剛走進這個國家級通訊社已頗具年代的大樓,就已然感受到這裡有條不紊的生活節奏,我突然有一種歷史錯位感,一種格格不入的心情,以前設想的種種神聖與榮譽竟然被一份壓抑感所代替。
我們被安排在一個會議室裡,耐心的等待幾位面試老師的到來。大概40分鐘以後,幾位參編部的領導終於聚齊,人事部主任對新華社參編部的各位領導以及業務情況作了一小時左右的介紹,其間他一再強調參編部工作的重複性和枯燥性,這是事實,此外也有他的一份苦心,畢竟我們十幾位應聘者中最後只可能留下幾個人,這樣的表述至少讓失敗者不會覺得特別惋惜。隨後這位人事部主任就提出讓我們16個人輪流進行自我介紹。也許是受了氣氛的影響,這次大家都惜言如金,每個人只用一兩句話簡單地介紹了名字和畢業院校,之後就沉默不語了。接著人事部的老師就請大家就不明白的地方提問,和我參加的外企的熱烈的討論不同,我們十幾個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