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頁)
閱讀中獲得的成果表現出來。
其他的能力比較內涵,這種能力比較外顯。
培育表達能力,能夠刺激、引發整個能力的發展。
思索的幸福常常透過表達得以實現
我看了一本書,講給你聽,你很愛聽,有可能我更愛表達。我更愛表達,可能造成我更愛看書。
因為我觀察記憶了很多知識,我表達出來,得到人們的理解和欣賞,可能我更注意觀察和記憶。
因為我喜歡思索,我表達了我的思想,得到了讚賞和認同,就使我更有興趣地思索,感到思索的幸福。
思維的幸福常常透過表達的幸福加以實現。
表達是學習能力的一種消費
從某種意義上講,表達是我們觀察、記憶、閱讀、思維等能力的一種消費。
這是本書提出的一個特殊概念。你觀察了,記憶了,閱讀了,思考了,累積在大腦了。那麼,這些東西怎樣消費和使用?是表達加以消費和使用的。
表達使以上生產和累積走向“市場”,走向被他人所接受、採納。
任何一種東西,如果沒有消費的需要,沒有市場,還有生產積極性嗎?
一個人學了很多知識,可是永遠不用,學習的積極性是不是差一點?如果他觀察、記憶、思索、閱讀的東西,經常能夠透過表達使別人理解、欣賞、接受、溝通,就會更加調動其他幾種能力的發展。
我在書中與大家交流教育方面的思想、觀察、記憶,我講了,你們理解了而且喜歡,就會使我以後更願意在這方面思想、觀察、記憶。
可是,如果我不善於表達呢?如果我沒有這個能力呢?無疑會使得我這種學習、閱讀、記憶、觀察和思想的積極性受挫,五種能力都得不到很好的發展。是這樣吧?
最易受到欣賞和挫傷的能力
表達能力的特點之三,它又是一種最敏感、最易受外界影響的能力。
在所有的能力中,最容易受到外界影響的是表達能力。
我思維得好與不好,外界不太清楚。我觀察得好與不好,外界不太清楚。我記憶得好與不好,外界不太清楚。唯有表達可以隨時展示,可以隨時被觀察到,暴露在外面;所以它是最易受欣賞、誇獎、鼓勵影響的一種能力。
它也最容易產生積極性,並由此常常成為整個學習積極性的來源與發端。當你誇獎一個孩子講述得真好,你表揚和欣賞他的表達的時候,孩子相關的觀察、記憶、學習、閱讀的積極性都可能帶動起來。
口頭回答問題,受到老師、家長的欣賞和誇獎,孩子馬上有可能形成自己整個學習能力積極性的發端。它最敏感。
另一方面,它又是最容易受到打擊、挫傷的一種能力。
任何表達的失敗、窘困、尷尬,都可能直接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導致孩子自卑。不要說孩子,大人都這樣。
如若不信,現在讓你在大會發個言,馬上會感到緊張。在表達方面你是積極還是不積極,自信還是不自信?表達得好不好?大家理解不理解,讚賞不讚賞?這種感受對每個人都是非常生動的。
一個孩子在課堂上發言,老師說,你回答得不對,快坐下吧。他臉一紅坐下了。心裡什麼感覺?
家裡來了客人,孩子剛說了幾句話。家長說,你講的那是什麼話呀!別講了!孩子什麼感覺?
在學校,孩子想向同學表達一點友好,表達得不清楚,被誤會了,他是什麼感覺?
表達能力是一種最不穩定、最易變化的能力。受到鼓勵和欣賞,容易比較快地發展,受到打擊,容易比較快地受到傷害。
第27節:表達能力的雙重性
表達能力是諸種學習能力的外顯和尖端
表達能力的特點之四,它是諸種學習能力的外顯和尖端,所以,表達能力最容易被牽引。
記憶能力可以透過表達能力表現出來。觀察能力、閱讀能力、思維能力也可以透過表達能力表達出來。表達是它們的外顯和尖端。牛最容易被牽引的是它的鼻子,我們不會去牽引牛的肚子。家長最容易牽引的是表達。
表達能力很重要,有的人終生缺乏表達能力,成為人生的一大遺憾,一大障礙,一大困擾。
表達能力的雙重性
表達能力的特點之五,表達能力因為常常是面對他人,具有交際性質,社會活動性質,因此,它既是智力因素,又與非智力心理素質關係最密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