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頁)
的善後工作做了簡單彙報,還將準備好的筆錄交到陳文年手裡。
陳文年看著厚厚一疊抄錄的口供,倒是有些莫名其妙,他們軍隊又不是縣衙、州衙,何必需要這些累贅之物?不過他並沒有說什麼,隨便看了幾眼後就交還給袁肅。
之後,眾人來到中堂大廳,把事情向張舉人做了交代。
不過為了讓張舉人安心一些,陳文年故意說已經追查到線索,只是今日天色太晚,而且涉及的地方又有越界跨界的問題,因此只好先返回來準備好一些手續以及補充一些物資,等明日一早再繼續追查下去。
張舉人從一開始就沒指望官軍能立刻抓住那些歹徒,但是看到這些人辛苦了一整天,心中多多少少有幾分慰籍。他對陳文年說了一些客套話,然後吩咐廚立刻準備酒食慰勞一番。
陳文年、趙山河這些人一整天顆粒未進,所有人早就餓得不行,酒食端上來之後,眾人什麼都顧不上,一陣狼吞虎嚥將晚飯席捲而過。
天色漸漸向晚,袁肅等人不方便再安山鎮留宿,但是考慮到張家剛剛遭遇事故,因此還是商議留一支隊伍在張府駐下來。袁肅找到張舉人說了一下他們的安排,張舉人自然巴不得有官軍留下來,好歹是一個照應,當即便吩咐下人去把收拾幾間客房讓官軍住宿。
陳文年、袁肅先後與留駐張府計程車兵叮囑了一些話,隨後又向張舉人告辭,便集合了隊伍返回灤州城。一路上陳文年、趙山河與袁肅三人詳細討論了一下這次張府遭劫之事,既然之前有家丁說這些賊人闖入府內後,不僅熟悉路徑,而且還分工明確,可見是經過了周密的事先謀劃,甚至有可能與張家內部的人有勾結。
不過袁肅再經過一陣深思之後卻說道:“未必是張家有內鬼,若這次搶X劫張家的人真是咱們七十九標的逃兵,我倒是知道咱們七十九標當中有一些人曾經去過張家,而且這些人一定記得張家院子的情況。”
陳文年和趙山河齊齊的看向袁肅,二人都是一副疑惑不解的樣子,但是沒過多久陳文年似乎想到了什麼,他立刻說道:“你的意思,是說上次嶽大人派你去安山鎮徵收保境軍資時,跟著你的那些人?”
當初徵收保境軍資的事情,陳文年身為標部參謀官自然是知道的,經嚴肅這麼一提他立刻聯想到了這件事。
袁肅點了點頭,說道:“沒錯。我記得當時嶽大人安排的是第三營的人,第三營雖然沒有參加起義,但是去參加了鎮壓起義,隊伍從古冶縣輾轉了一大圈,不敢保證沒有人掉隊或者趁機當逃兵。”
陳文年臉色認真的說道:“七十九標缺員的檔案我是看過的,我記得的很清楚,下面三個營都有逃兵的記錄。”
趙山河深以為然的說道:“看來,回去之後一定要好好徹查一番,把第三營缺員的名單找出來,讓袁大人看看上面是否有熟悉的名字。如果缺額名單上有之前跟袁大人來過安山鎮的,我相信這絕對不是一個巧合!”
陳文年鄭重的說道:“不管是不是巧合,也不管可不可靠,這都是一個線索。”
正文 第33章,不容忽視
網際網路 更新時間:2012…11…8 9:43:03 本章字數:2111
之前袁肅只不過是隨口說出自己的想法,事實上他現在的心思並沒有放在追捕那些盜賊身上。別說在這個缺乏先進偵緝技術的時代逮捕盜賊十分困難,就算放在二十一世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他看來,眼下關鍵的不是追捕賊人,而是如何做好周全的預防措施,畢竟前有石門鎮事件,今又有安山鎮事件,可見灤州境內安全隱患已經愈發嚴重。
不僅如此,正值全國上下經歷一場五千年未有的大革命浪潮,用不了多久清王朝就會垮臺,一個混亂的時代即將拉開帷幕,到時候還會有多少人把注意力放在這些殺人越貨的“小事”上面?可以說,若不是這次是直隸總督張鎮芳胞弟家裡出事,七十九標根本不會多加理會,最起碼也不會如此勞師動眾。
對於袁肅來說,他已經從這次安山鎮之行發現了一個重要的契機,而這個契機將會讓自己在即將來臨的亂世中竊取一筆安身立命的資本。
至於追查這次劫案的事情,他倒是不希望太快結束,正所謂有“危險”才有“機會”,一旦這次事件過早的結束,反而會讓自己錯失眼前的機會。
在返回灤州的途中,袁肅、陳文年等人遇到了一輛從城內往安山鎮去的馬車,正是下午張舉人派去城中接張涵玲回去的馬車,隨行的還有孫連仲和另外五名護衛計程車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