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部分(第3/4 頁)
諒山那兒的一本章程,像是某種呈獻給郝家的一份書面報告。
而奏報的衙門,便是交趾的一些衙門,裡頭說到了交趾許多地方欣欣向榮的發展,卻同時都揭露了一個問題,那便是人口。
如今各行各業欣欣向榮,並不缺錢糧,可唯獨缺的,卻是人。
何建興草草一看,便明白了,他終於知道,郝風樓此來的目的。
深吸一口氣,何建興表情凝重,他想到了前些時日的一份關於遷民填暹羅的奏疏,這份奏疏早就送到了戶部,只是可惜,古樸那傢伙卻是將它束之高閣,口裡雖然說聖意不可違,讓大家努力擬定出個章程出來,卻又說事關重大,斷不容有失,磨刀不誤砍柴工,定要慎之又慎云云。
而深諳此道的何建興何嘗不明白,古樸這傢伙是在磨洋工,其實何建興對這件事也沒往心裡去,因為這事兒,和自己沒關係,而且還很是得罪人,會遇到重重的阻力。
郝風樓的意思,無非是希望自己能夠推行貫徹下去。
可是……自己當真有機會嗎?
何建興搖頭,他暫時可不敢奢望這個。
………………………………………………………………………………………………………………………………………………………………………………………………………………………………………………………………………………………………………………
何建興不敢奢望,郝風樓卻已是安排好了,回到北鎮撫司,他便立即給戶部下了條子,算是最後通牒。
若是古樸不肯做主,那麼郝風樓就少不得要告御狀了,到時候戶部便是欺君罔上,且看這古樸到底就範不就範。
古樸那兒,其實早已心憂如焚,他其實未必擔心那何建興,他最擔心的,還是那份要命的章程,還有那郝風樓。
只是眼下,古樸也是無計可施,他心裡明白,若是郝風樓拿著章程送到御前,這場官司他是必輸無疑,可若是當真立即著手去奉旨辦差,那麼得罪地人可就海了去了,左不是,右又不是,古樸思慮再三,便決心做最後一次的掙扎!(未完待續。。)
第六百九十六章:一擊致命
這戶部的口角,已到了白熱化的階段,而恰好後日便是廷議,因而大家都明白,真正揭開謎底,決定事情好壞的便是後日。
為了這一日,雙方也是摩拳擦掌,只不過古樸那兒,人數眾多,反觀何建興,卻是孤零零的孑身一人。
轉眼過去兩日,本來廷議天子未必願意出席的,即便是不出席,亦無不可,因為廷議的結果,往往都會抄錄下來,送給天子過目。
至於天子看不看,就是另一回事。
朱棣今日,卻是親自主持了這場廷議,他頭戴通天冠,穿著冕服,高坐在御案上,雖是不露聲色,可是誰都看得出,朱棣很惱火。
朝中出了這麼檔子的事,顏面掃盡,這要是說出去,豈不是讓人笑話?
朱棣的心情是可以體諒的,翰林、給事中或者是御史們胡鬧,倒是都可以理解,畢竟他們終究年輕,品階也低,鬧點笑話出來,大家還能一笑置之,可是尚書和侍郎,那可是朝廷的頂樑柱子,竟如此不顧斯文,若換做太祖皇帝的脾氣,早他孃的全部脫出去碎屍萬段,而後餵狗了。
天子之所以暫時隱忍不發,多半隻是因為,想看看事情的結果,看著二人還能玩出什麼花樣。
大臣們紛紛到了,古樸和何建興,自然也需拖著‘病體’出席,為了表現自己確實被對方所傷,對方毆打自己時下了狠手,即便是躲在家裡還是活蹦亂跳。可是今個兒,卻還都是一副腳步蹣跚,搖搖欲墜的樣子。瞧著就讓人有些心疼,好在他們不是女子,若是如此弱不禁風,如那被狂風摧殘的嬌花,怕早已讓人憐憫了。索性他們是糟老頭子,也沒什麼人心裡生出什麼情緒,大抵就是今個兒要牆倒眾人推。總要打倒其中一人。
郝風樓來的比較遲,他是武官,所以站的位置並不靠前。只是在不起眼的角落站著。
終究那古樸和何建興才是今日的正主。
廷議還沒開始,朱棣便率先發了話:“朕聽說,咱們的戶部鬧出了點兒事,起初呢。朕還有些不信。真是可笑,朕的尚書和侍郎,什麼時候,成了市井潑皮了,好嘛,你們若是喜歡打,朕對著毆鬥之事,也有幾分心得體會。你們若是還不服氣,那麼就在這殿堂上。分出個輸贏出來,也教朕開開眼界……”
那古樸和何建興聽了,連忙出班,二人都是一副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