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部分(第2/4 頁)
越是避嫌,反而會讓人覺得這是欲蓋彌彰。
既然如此,那就見吧。
於是。一場別開生面的會見開始。
這一文一武,一個恨不得將對方碎屍萬段,傻子都明白,眼前這個郝風樓。分明是將自己坑了。可是另一個呢,卻是如沐春風,一臉關懷之色,口裡說著動聽言辭:“大人的傷情可好了一些?得知大人傷重,郝某心急如焚,本早該前來探視,奈何公務纏身,今日才抽了空來。實在是慚愧。”
何建興只得勉強道:“好了一些,倒是多承侯爺的好意。”
郝風樓旋即微笑。道:“不過話有說回來,郝某在此,倒該恭喜大人。”
“恭喜!”何建興的臉拉了下來,自己遭遇了這麼多麻煩,這個傢伙,居然還來恭喜,還嫌不夠亂麼?又想到這個傢伙火上澆油,害的自己身敗名裂,不免慍怒,卻又不便發作,只是語氣更顯冷漠:“喜從何來?”
郝風樓含笑:“大人即將升任戶部尚書,難道這不是可喜可賀之事麼?”
何建興皺眉,覺得這個傢伙在說笑。
郝風樓卻很認真,道:“這戶部尚書古樸,其實呆不長了,至多也就是一月之內,要嘛是罷官治罪,要嘛便是自己識趣,告老還鄉,古部堂若是掛冠而去,這廟堂之上,有資格主持部務的,舍大人其誰?眼下是多事之秋,戶部沒有頭緒,熟悉戶部業務之人,終究不多,所以大人升任戶部尚書有望啊。”
這是實在話,其實那尚書,本就該是何建興的,無論是部堂事務,又或者是資歷,何建興都是首屈一指,一旦古樸去職,人心浮動,朝廷即便覺得何建興德行有虧,也必定會讓他暫任尚書,以此過度,先將戶部穩住再說。
只是何建興卻是皺眉,道:“侯爺何出此言?”
郝風樓卻不答他,只是道:“到時候,何大人自會明白,只不過何大人必須明白,何大人將來固然能主持戶部部務,卻少不得遭人嫉恨,大人要明哲保身,就必須得有外援,內閣學士楊士奇,刑部尚書周力帆,還有郝某人,倒是很願意與大人親近,是了,趙王殿下,也素來欣賞你,大人在家中養傷,若有閒暇,這兒倒是有幾本書,大人不妨一看。”
郝風樓伸出了橄欖枝,而他幾乎可以確信,這位無路可走的何大人是必定會抓住這根救命稻草的,如今他已被千夫所指,若是這個時候,朝中沒一個人肯為他說話,那麼他莫說是戶部尚書的高位,便是自身,也難以保全了。
郝風樓提到的幾個人,都至關重要,趙王殿下如今深得陛下信重,有他保護,誰敢對何建興動粗?至於楊士奇,他畢竟還掛著學士的頭銜,雖然下了諒山,主持小榜之事,可遲早還要回朝,此人參預機要,在當年,也是能和解縉分庭抗禮的人物,如今去了諒山一帶,與陳學的人打成一片,隱隱成了陳學在朝中的領袖和旗幟人物,將來回朝之時,背後有陳學的鼎力支援,雖然已不及當年盛世,卻也算是不可小覷。
刑部尚書周力帆,是朝中出了名的陳學黨,好歹也是一部的部堂,雖然大家敬而遠之,可是權柄也是不小。再者,周力帆是當年北京保衛戰那些文武功臣的領袖,這些依靠北京保衛戰的功績從而發跡的官員,大多都以周力帆馬首是瞻,這些人足有數十上百人,遍佈朝中,聲勢說大不大,說小也是不小。
更不必說,再加上郝風樓這錦衣衛都指揮使,這幾個人雖然怎麼看,在朝中都是被孤立的人物,可是任何一個人,都各有神通,若是這些人對何建興進行力挺,何建興要度過這一場危機,卻未必沒有可能。
郝風樓留下了書,走了。
………………………………………………………………………………………………………………………………………………………………………………………………………………………………………………………………………………………………………………………………………………
何建興面帶猶豫之色,本想親自送郝風樓離開,可是郝風樓走得匆忙,等他反應過來,卻還是遲了,何建興只得苦笑,最後他的目光落在了那幾本書上。
其中三本,自是陳學的經典,何建興隨手翻了翻,卻是苦笑,他心裡明白,這所謂的陳學經典就是投名狀,想要在趙王、郝風樓、楊士奇、周力帆這些人的圈子裡混,陳學就是敲門磚,郝風樓並非是讓自己去做陳學的老學究,只是希望自己表這個態,只有表了態,才是自己人。
至於第三本,卻有一些意思,說它是書,倒也不是,倒像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