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1/4 頁)
圍觀的人看了會兒熱鬧,都覺得無趣,紛紛散了。這時候,我付了飯錢,走到小店外,把跪在地上的老頭兒扶起來,道:“我來幫你。”
第八十四章趕屍的秘密
老頭兒哭的老眼昏花,不敢相信似的抬頭看看我,雙腿跟著就又要朝下跪,飽嘗了人情冷暖,受盡眾人的白眼。當有人肯出來幫他的時候,老頭兒就忍不住了,一個勁兒的流淚,要給我磕頭。
“我不敢受的,快起來吧。”我用力架著老頭,把他重新扶起來。
“小兄弟,是什麼地方的人叫什麼名字”老頭兒抹著眼淚道:“如今落了難,不敢多求。就求借錢買一口棺材,找輛大車,把孩子送回家去求你的大名,買棺材僱大車的錢,我回家攢夠,就算我走不動了,也要託人加倍奉還”
“老爺子,剛才那些看熱鬧的人說的其實沒錯。”我跟他解釋道:“山裡的路太難走。大車走不過去,那麼重的棺材,靠人抬,要抬到什麼時候”
“那要怎麼辦要怎麼辦”老頭兒急的沒法子。
“跟我來吧,我有辦法。”我想了想,和老頭兒一起把地上的屍體抬過街,一直抬到東李溝外面。
鎮外人少,老頭兒心裡可能不是那麼踏實,把屍體暫時放下之後,他就結結巴巴的問我,有什麼辦法。
“我是個趕屍的。”
傳說中的趕屍最早出現的初衷,其實沒有人想象的那麼神秘。過去交通不便,尤其是在地勢險惡的山區,有的路連人都走不過去,更不要說騾馬大車。如果在山裡有趕路人突然暴斃,屍體就無法透過正常手段運回故鄉。中國人的鄉土觀念很重。活人年老了,要落葉歸根,死人死在外面,同樣得魂歸故里。在這種情況下,趕屍這個古老的職業才漸漸衍生。跪求百獨一下
比如湘西的趕屍匠,都是收受了死者家屬的財物,然後驅趕屍體,翻越崇山峻嶺,把屍體趕回家。
我是太行山的趕屍人,一輩子都沒有去過湘西,所以對湘西那邊的趕屍不甚瞭解。我不知道太行山趕屍和湘西趕屍有沒有區別,不過在石嘴溝,陸家趕屍人的初衷和湘西趕屍匠不同,陸家趕屍不收錢。
“趕屍的”這個老走山人歲數那麼大了,早年間行走大山中,知道不少事情。我一說,他就吃驚的長大了嘴巴,道:“小兄弟,是是石嘴溝的人”
“這個,你就不用問了,我只是看你可憐。所以幫你,不要對人說起我,也不要說這件事。”
我和老頭兒攀談了一會兒,老走山人叫劉老鬧,一輩子沒有成家,快六十歲的時候收養了一個小孩兒當兒子。山裡的居民,大多子承父業,老子幹什麼,兒子就學著幹什麼。劉老鬧的養子吃不了苦,劉老鬧寵著他,一直養他到二十來歲。眼見著自己快要走不動了,劉老鬧才狠狠心,硬帶著養子出門,教他走山。這是一片良苦用心,劉老鬧怕百年之後,自己的養子一無是處,會活活餓死。
但是他的養子不理解劉老鬧的心,一路上抱怨不斷,半路就得了病,最後直至喪命。儘管不是親生兒子,可是養了那麼多年,早已經把他當成自己的親兒子了,白髮人送黑髮人,世間最悽苦的,莫過於此,劉老鬧傷心不已。
然而人已經死了,劉老鬧沒有別的辦法,只求能把養子帶回家鄉,已經很知足。
“小兄弟,咱們該怎麼辦”劉老鬧問道:“我要幫點什麼忙”
“你不用幫忙,你在前面帶路,我們要間隔十里左右,你沿途做些標記,給我指明路線就好。”
劉老鬧連連答應,他是有經驗的人,過去聽人說過石嘴溝陸家趕屍時的一些禁忌。趕屍絕對不能讓外人窺視,也不能讓人同行,不該問的話,一句都不能問。
“小兄弟,真是要謝謝你”
我讓劉老鬧在原地守著屍體,自己折回東李溝,去打聽了一下。等到傍晚,我帶了一些東西,重新跟劉老鬧匯合。
“小兄弟,咱們現在去哪兒”
“墳地。”
“墳地”劉老鬧一臉不解,道:“不是說了,要把孩子送回家的嗎”
“是要送他,但是先要去墳地一趟,你不要多問了總歸是沒錯的。”
我在東李溝打聽的,主要是墳地的具體位置。東李溝存在很多年了,鎮子裡的人死之後,也要土葬,附近大大小小五處墳場,我選了一個距離最近的。
我有那麼一點點緊張,因為這是我這輩子第一次親手趕屍。
現在,我就要講一講石嘴溝陸家趕屍的秘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