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第4/4 頁)
府長史入京,一為稟報王府情況,助禮部宗人府續修玉牒。另外,多奉藩王命令,暗中刺探京城情報。
遠在封地,自不比人在京城訊息靈通。
打探數日,各府長史送出的情報大同小異。
“天子年輕好玩,無人可以管束;不識民生艱辛,耗巨資修建豹房,供己遊樂。不好讀書,專好莽夫騎射擊,屢勸不改。”
“雖早、午朝不輟,於政事並無見地。僅憑一面之言,即罷黜朝官二十餘人,引起眾怒,君臣漸有水火之勢。”
“群臣不服天子,內閣相公袖手旁觀。”
“其頑劣之舉,實不必贅述。”
可以想見,收到這樣的訊息,藩王會作何感想。
安於一隅者,多會搖搖頭,嘆息一聲,弘治帝后繼無人,仍歌舞取樂,醉生夢死。心懷大業者,例如安化王和寧王,不說拊掌大喜,也控制不住嘴角上翹。
好啊!
登上大位,仍不改玩性,不納臣諫,不是混用還是什麼?
這樣的天子,如何能坐穩皇位,安撫萬民!
王府長史的動作,錦衣衛和東廠皆一清二楚。
送信人出京之前,信中內容便已送到牟斌王嶽案頭。
看到密信所寫,兩人都覺可笑。
牟斌是厚道人,搖搖頭,嗤笑兩聲便罷。
王嶽沒那麼厚道,當著戴義等人,點著安化王府長史的密信,譏笑道:“愚人之見,何等可笑!”
簡直是蠢得冒煙。
手下都是這樣的蠢材,還敢覬覦天子江山,想著垂統萬民?
做夢去吧!
不過,朝中的假象,長史的誤會,倒方便錦衣衛東廠動作。
秘密遣人出京,潛入藩王封地,有針對性的蒐集情報,凡心懷不軌,別有圖謀,必會被查得清清楚楚。
物證在手,人證押入京城,事發之後,想抵賴都不成。
當日早朝,就天子三天兩頭出宮,往豹房遊玩之事,奉天殿中又吵得熱鬧。
持反對意見之人,並非全無正心。
天子年少,性格不定,好武愛玩,有寵信奸宦之憂,於國於民,都將成為隱患。縱觀歷朝歷代,穩重的未必是明主,愛玩到不理政事的,百分百都成昏君。
奏疏送入內閣,劉健謝遷生出同樣的擔憂,欲成諫言,卻被李東陽攔住。
“天子不喜讀書,然絕非頑劣。登位至今,除最初兩月,無有懈怠朝政之時。此封奏疏所言,全無根基,多為揣測,實不必擔憂。”
朱厚照是什麼性格,李東陽摸透八分。
群臣吵得熱鬧,都不過是任人擺佈的棋子,而非真正下棋之人。
棋局走向,最終勝負,均操於天子之手。
礙於年齡,經驗尚淺,手段稍顯稚嫩。然觀其行事,李東陽確信,不出五年,朱厚照對朝堂的掌控,絕對會超過弘治帝。
屆時,文淵閣,奉天殿,都將大有不同。如要儲存名聲,留幾分君恩,老臣必得主動讓賢。
李東陽之言,將劉健謝遷徹底點醒。
天子已非太子,登基一載,行事如何,三人都看在眼中。
縱然是先帝託付的大臣,也不能事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