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第3/4 頁)
但旁人都不出聲,張僉事也沒興趣做出頭椽子,主動討嫌。
本就資歷淺,再讓天子不喜,回家之後,必會被老爹的馬鞭招呼。
金袍玉帶,金翼善冠,番邦進貢的良馬,明白昭示朱厚照的身份。
馬隊穿行,路人連忙閃避。
天子在南城的訊息,迅速傳出。
酒樓茶肆中的客人,在飯館吆喝的夥計,正卸下貨物的掌櫃,聞聽訊息,當即瞪圓了眼睛。
“天子在南城?”
“我親眼看到的!”
“果真?”
“我還能騙你?”
傳訊息之人,說得天花亂墜。更拍著胸脯保證,親眼見到天子。
“如有半句假話,腦袋擰下做夜壺!”
確定訊息屬實,眾人顧不得其他,全都丟下手中之事,第一時間衝到街旁,盼望能一睹龍眼。
逢年節,天子登城樓與萬民同慶。
城牆高達仗餘,守衛嚴密,又有云蓋雲傘遮擋,費盡力氣,也只能看到一個明黃色,穿著龍袍的影子。
別說五官長相,個頭多高,都只能靠猜。
不知何故,天子縱馬馳過南城,完全是鴻運從天而降。
反應慢的,眼睜睜看著馬隊過去,捶胸頓足,懊悔不已。
這樣的機會,平生難得,竟然錯過!
反應快的,僅來得及看兩眼,也足夠對人誇耀:“老子見過龍顏,距天子不到十步!”
訊息越傳越廣,更多的人聚集而來。
從南城往午門,道路兩旁很快觀者蝟集,挨肩疊背,人頭攢動。
五城兵馬司指揮使,順天府府尹先後得知訊息,俱是大驚。
“天子不行儀仗,在皇城策馬?”
無論多吃驚,指揮使和府尹都是當機立斷,立即遣人趕往南城,維持秩序。
“天子萬乘之尊,不容半點閃失!”
無論如何,必須擋住人群。以免有歪心邪意之人,趁機引起混亂。
近日,內閣請旨續修玉牒。奉召,藩王府長史接連進京,往宗人府遞送王府生卒婚喪。
逢萬壽聖節,眾多番邦使臣入京朝賀。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如有心懷叵測之徒,藏匿使臣之中,趁亂謀刺,後果簡直無法想象。
遇此情況,無人會言天子任性,只會斥指揮府尹無能。天子未傷毫髮,失察怠職之責也會落到頭上,容不得任何辯解。
最後,不僅前途無望,兒孫都會受到連累。
“快!快走!”
想明前後,五城兵馬司指揮使率先出發,策馬揚鞭,留下一地煙塵。
順天府府尹未乘轎,搶過護衛韁繩,縱身上馬,動作乾淨利落。
年輕時,奉旨巡察薊州府,他也曾親上城頭,與邊軍一同抵禦韃靼。
戰場上磨練過,即便身為文臣,身手也著實不差。
官兵衙役趕往南城,鬧出的動靜委實不小。
得知訊息,京城文武均十分詫異。問明緣由,不只一人跌碎茶盞。
按照楊瓚話,天子熊到一定境界,非常人可以預測。
內閣三位相公同被驚動,第一時間派人探查。
家人效率很高,離開不到一刻,即有訊息回報。
“陛下出了宮城,未去武學,正趕往南城。”
自豹房竣工,朱厚照三天兩頭跑出宮外,群臣輪番勸過幾回,都沒有效果。
次數多了,天子不煩,多數文武耳朵生繭。想辦實事的官員也開始厭煩。
早朝之上,不談國家大事,不言韃子擾邊,不議地動天災,不說安撫百姓,賑濟災民,抓著天子出宮,諫了一次又一次,到底有完沒完?
有效果還成,沒有效果,還諫什麼諫!
事情到了最後,朱厚照沒發表意見,文武百官先各自對立,爭執起來。
每日升殿,都能見到一場無比精彩的口水仗。
吵不過癮,直接動手。
朝笏奏疏,凡能用上,都可為兵器。
朱厚照穩坐釣魚臺,咬著硬糖,吃著米糕,心情極是舒暢。
每日一場好戲,不看白不看。
乍一看,朝堂之上亂糟糟,天子無力管束,壓不住文武,有昏庸之相。
事實上,少年天子鼓著腮幫,輕輕落下一子,就能攪亂整個棋局。
藩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