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第2/4 頁)
二位演奏者表演的時候,我會來休息室叫您。”
戚暮微笑著頷首,輕聲道:“好,謝謝你,羅曼,叫我小七就好。”
羅曼倏地一愣,接著他低頭看了一眼自己脖子上掛著的工作牌,然後對戚暮笑了笑。這一笑後,便再也沒有了剛才刻板肅穆的模樣,十分友善。
隨著羅曼的離去,碩大安靜的準備室裡倏地又只剩下了戚暮一人。他低頭看了看自己手上的紙條,無奈地自言自語道:“如果是這首曲子的話……那準不準備,好像差距也不是很大?”
戚暮在過去五天裡準備了十幾首貝多芬的曲子,但是他卻從未想到,自己的運氣居然會這麼好,抽中了這麼一首家喻戶曉的曲子。
如果他連這首曲子都練不熟,那麼不用說是讓多倫薩先生感到失望了,恐怕就連德蘭那個小傢伙都得嘲笑他了。
嗯……還是運氣太好了。
不過多久,輕快悠揚的旋律在準備室裡迴盪起來。良好的隔音設施讓這動人的小提琴聲無法傳到隔壁的準備室去,但是站在門口的羅曼卻是稍稍愣了一愣,接著讚賞地點點頭。
等到戚暮正式地登上表演舞臺的時候,他向臺下鞠了一躬,再抬首的時候便赫然發現,坐在最前排的五個評委,竟然各個都是自己的老熟人。
坐在正中央的是維愛的首席指揮多倫薩先生,這位脾氣溫和的指揮大師見到戚暮,向他淡笑著點頭。
坐在多倫薩大師兩側的是維愛的另外兩名指揮:第二指揮科林·莫托爾,以及第三指揮納扎特洛夫斯基。而在五人最左側的,是樂團目前的暫任首席安東尼先生,最右側的則是維愛的經紀人塔克曼先生。
這五個人,代表了維愛的最高階層,同時也代表著整個維愛樂團委員會。
最重要的是,戚暮記得……他上輩子似乎與這五個人都相處得不錯?
那麼對於今天的這場招募會來說,確實是一件好事,因為他相信他接下來演奏的這首曲子會讓這五個人都更加愉悅。
有禮貌地鞠了一躬後,戚暮笑著說道:“多倫薩先生、莫托爾先生、納扎特先生、安東尼先生,以及塔克曼先生,我是戚暮,今天要演奏的曲子是貝多芬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
簡潔直接的開場白,沒有一句多餘累贅的廢話,青年非常幹練的模樣讓樂團經紀人稍稍多看了他幾眼:這個孩子就是多倫薩說的那個?嗯,和前兩個一上場就開始介紹自己過去功績的人相比,確實不錯。
於是塔克曼先生點頭道:“好,戚暮,我們剛才連續聽了兩首鏗鏘悲沉的曲子,你正好讓氣氛活躍歡快一些吧。”
戚暮微笑著頷首,嘴角上揚幾分。
前兩首都是悲沉的曲子?看樣子,今天他的運氣確實是好過頭了啊。
沒有再多說一句廢話,在多倫薩先生的“開始演奏吧”之後,戚暮便動作熟練地抬起了琴弓,直接暢快地拉響了第一個音。
當第一個愉快輕躍的聲音奏響後,整個演奏廳裡如春花驟放,芳草初生,春天般醉人沁鼻的泥土氣息瞬間傳遍了全場,帶著貝多芬難得的輕鬆快樂。
這首《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是貝多芬一生中唯一的一部小提琴協奏曲,與柴可夫斯基、勃拉姆斯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以及門德爾松的《E小調協奏曲》齊名,合稱為世界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並且是當之無愧的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之首,又稱——
世界小提琴協奏曲之王。
多倫薩先生曾經說過,他並不喜歡貝多芬的《獻給愛麗絲》,因為在他的感知中,即使這首曲子盡力地想用最唯美委婉的曲調來表現內心的憧憬與愛意,終究夾雜著屬於貝多芬的頑拗固執。
但是,這首《D大調》是個例外!
能稱得上是王者的音樂,全世界寥寥無幾。它們無一不是經過了幾百年的考驗,由千百位名垂青史的音樂大師演奏、指揮,最終獲得所有人的認可與讚揚。
貝多芬是悲愴憤懣的,但是《D大調》卻是歡樂熱烈的。
它彷彿就是一團熾熱的火焰,將天底下最美好的感情都濃縮於這小小的四根琴絃之間,每一個音都仿若天使降臨,那是神才會擁有的神音!
而現在,這首第三樂章在青年精湛巧妙的演奏下,更是讓維愛的第二指揮莫托爾先生頻頻側目。
如果說多倫薩先生是最喜歡貝多芬的話,那麼莫托爾先生最喜歡的便是莫扎特。在莫托爾先生的心中,貝多芬實在是一個過於想要表現自己情緒的音樂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