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第2/4 頁)
”的心思,但是此時此刻,當他聽到這件事的時候,也不由地心頭一軟,非常地感動。
多倫薩先生確實聽過戚暮的幾次演出,也收到過阿卡得教授給他寄去的專輯,但是就算戚暮真的能夠憑藉自己的實力透過招募會,多倫薩先生在招募會前的這番行為也是足夠冒險了。
萬一戚暮並不能勝任,那麼簡直是在砸艾伯克·多倫薩的招牌。
一位指揮家連樂手的琴聲都無法分辨好壞?
那就可以收拾東西滾蛋了。
對此,戚暮微笑著說道:“謝謝您,多倫薩先生,我相信您不會給我任何暗示的。”
此時,莫托爾無奈地攤手:“明明我也往抽籤盒裡放了五首莫扎特的曲子,怎麼現在上場的三個人抽到的都是貝多芬的?”
樂團首席安東尼笑道:“運氣唄,多倫薩先生的運氣一向很好。”
幾人又說笑了一番後,多倫薩先生看向戚暮,認真地問道:“小七,你剛才的那首第三樂章真的是讓我們很驚豔。現在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你為什麼會選擇這樣改編這首曲子呢?我希望你能給我一個合理的答案,否則……”
“我會代表偉大的貝多芬先生,殘忍地拒絕你的改編。”
第一百六十七章
說到這句話的時候,多倫薩先生已經漸漸沉了臉色,端正肅穆地看著舞臺上的青年。
這位被公認脾氣很好的指揮大師,很少會有這樣鄭重的時候,此時此刻他目光誠懇地看著戚暮,雖然沒有再開口,但是卻產生了一種他在等待著對方答案的感覺。
聽了多倫薩先生的話,另外四位評委也紛紛轉首看向戚暮。他們也很好奇是什麼給了這位年輕人靈感,讓他作出瞭如此動人的旋律。
只見戚暮鎮定從容地點點頭,微笑道:“多倫薩先生,其實這次在抽到這首《D大調》的時候,我真的很驚訝。想必這首曲子的知名程度已經不用我多說了,而事實上我也承認,我對這首曲子的每一個音符都已經銘記於心、滾瓜爛熟,就算您讓我現場哼唱出來,都沒有任何問題。”
青年坦誠的話語讓樂團首席安東尼輕鬆地笑了笑,只聽戚暮繼續道:“其實我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在想……為什麼在一段小廣板之後,會是一段快板呢?這樣的反差真的很大,讓我在第一次練習的時候覺得非常奇怪。”
戚暮說的很久,事實上,真的是太久之前的事情了。
上輩子在他進入日內瓦音樂學院前,戚暮接觸的比較多的是莫扎特、梅紐因、海菲茨等大師的曲子。那時候他也比較年輕,對太過深沉的感情還無法把握,等到後來進入學院後,他才更多地接觸到了貝多芬的曲子,同時也接觸到了這首《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戚暮上輩子剛進入學院的時候,真覺得與同學相比,自己所差的東西太多。他差的不是天賦、也從來不是勤奮,而是那從小到大因為家世等原因帶來的各種優勢,於是他加倍努力地在一年間填補了這些差距,同時也在高強度的練琴中,對這首《D大調》產生了一些疑問。
很多小提琴手第一次接觸《D大調》的時候,都是一個樂章一個樂章的練習。而等到正式演奏的時候,大多數都會有樂團伴奏,也沒有機會將三個樂章沒有間斷地連續演奏下來。
但是戚暮上輩子可沒有那麼多悠閒的時間,因此他在第一次接觸這首曲子的時候,就勤奮地連續練習了7個多小時,將完整的三個樂章全部理順。
因此,他也發現了——
小廣板之後瞬間接快板,真的是一件很突兀的事情啊!
有樂團的伴奏還不感覺那麼明顯,但是沒有了樂團伴奏後,真是突兀得讓當時的他有些不理解起來。
戚暮上輩子也研究這首曲子一段時間,但是卻沒有得到太多的想法。然而當他這輩子擁有了絕對的音感後,他卻倏地察覺到,或許……改編一下這首曲子,會有更大的收穫?
一般而言,只有作曲家、指揮家才能將一首曲子改編得十分和諧,因為他們超強的耳力和對每個音符的掌控已經超出普通的音樂家的範疇。
戚暮自然沒有得到過這方面的訓練,但是這並不妨礙他改編這首曲子——
因為他擁有絕對音感。
將自己的答案全部說出去後,評委席裡也是稍稍驚了驚。
首席安東尼又問了一遍“你確實是在今天才打算改編這首曲子的嗎”,而等戚暮再次肯定地確認後,連第二指揮莫托爾都是長嘆一聲氣,感慨道:“唉,在幾十年的訓練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