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第1/4 頁)
恐怕在場也只有多倫薩大師能在十幾秒內反應出這加快了數倍的曲子到底是什麼,因為在場所有人都發現,當第二樂章加快成了急板後,它竟然有著超乎想象的急促與熱烈!
只聽那激昂極速的旋律,正從小小的音孔中傳出。青年修長的手指已然成了虛影,快速地在琴絃上前後移動著。而他的右手正執著琴弓,以更加急促的速度在跳弓!
五個音……不!
是十個音、十幾個音同時在一個拉弓上跳躍出來!
單純地按照樂曲的速度加快節奏,這並不是優秀的改編,因為有的時候這段旋律並不適合以這樣的速度演奏,有的時候這段旋律需要新增幾個音符、或者省略幾個音符。
於是此時此刻,這首第二樂章的音樂已經與原版有了細微的差別,但是如果仔細聽聽,還依舊重複著貝多芬的主旋律,但是比第三樂章更加熱烈歡快的曲調,卻讓人忍不住地心情激動,彷彿看到了那逐漸升起的旭日!
比高潮還要高潮!
明明是在第三樂章原本的高潮部分突然中斷,但是現在銜接上去的曲調卻絲毫不讓人感到彆扭差異,反而天衣無縫地讓人開始懷疑:難道……貝多芬一開始就做了這樣一個小遊戲,想看看有沒有後人能將其意圖發掘出來?
聽著這樣高昂歡樂的音樂,多倫薩先生緊皺著的眉毛慢慢地舒展開來。他的目光仍舊焦灼在戚暮的身上,可是其中的困惑不解此時卻已經被濃濃的讚賞給替代。
不僅僅是多倫薩大師!
莫托爾、納扎特、安東尼、塔克曼……
所有聽到這兒的評委們,已經情不自禁地微笑起來。
他們從來都相信,年齡不是考量一個優秀的音樂家的必要因素,遠的比如莫扎特4歲就登臺演出、舒伯特31歲前寫出數百首經典名曲,近的比如奧斯頓·柏特萊姆9歲寫下第一首練習曲、克多里14歲獲得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賽冠軍。
你說,上帝的心怎麼就長得這麼歪呢?
這麼一個實力出眾、音感極佳的小提琴手,竟然還如此風度翩翩、俊秀斯文?!
這心眼都偏出太陽系了吧!!!
而舞臺上的戚暮,自然不知道臺下眾人亂七八糟的心思,將這段第二樂章以極快的速度插入音樂中演奏完畢後,他以一手極其漂亮的音階,很快地將旋律帶回到了原本的譜子裡。
等到一曲終了,連戚暮也微微喘了氣,白皙飽滿的額頭上佈滿了細細的汗水。
雖然他有這樣的想法、並且之前在休息室裡試驗了一遍,但是當他再一次演出自己改編的曲目,戚暮仍舊是花了十二分的心思,用絕對音感保證了音律的和諧。
等了幾秒後,戚暮深吸一口氣,再笑著看向舞臺下的眾人,他的視線剛與多倫薩先生對上,便聽到一旁響起了一聲高昂的“Bravo”!
戚暮詫異地轉眼看去,只見維愛的第二指揮莫托爾先生此時正認真地看著自己,他站起了身子,不停地鼓掌。在他的帶領下,其餘四人也是笑著鼓起掌來,就連站在門口的兩位工作人員(包括刻板嚴肅的羅曼),都非常讚賞地鼓著掌。
如果不是情況不允許,恐怕連一聲“安可”他們都要喊出口了。
戚暮禮節十足地鞠躬致謝,多倫薩先生滿意地看著這個青年,笑著說道:“既然你已經表演結束了,那麼,現在我也就可以喊‘小七’了吧?”
說著,多倫薩轉首看看旁邊的四位評委,只見後者紛紛點頭,道:“已經表演結束了,就不用再避嫌了,多倫薩。”
於是多倫薩大師接著說道:“小七,原本在你上場前,我可是被這些可惡的傢伙挾持住了:他們不允許我和你多說一句話,他們竟然認為……我會偏袒你,給你提示?”
看著多倫薩大師一臉無奈的模樣,戚暮不由輕笑出聲。
只聽一旁的納扎特先生調侃道:“多倫薩,你可別不認賬。前幾天是誰拿著柏特萊姆和阿卡得的推薦信,在樂團成員大會上強力建議直接招了戚暮為副首席的?昨天最後一次開會的時候你還又說了一遍呢,別以為你又拿到了法勒和蘭斯的推薦信就可以省略招募會這一關。”
聽了這話,多倫薩先生苦笑著攤攤手,對戚暮說道:“小七,你看,這些頑固的傢伙可一點都不相信你的實力。我反覆地和他們說,你在帕雷森劇院的音樂會上表現得有多麼出色,連奧斯頓他們都可以證明呢!”
戚暮可從未想過多倫薩先生竟然動過“省略招募會,直接招收他成為副首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