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5 頁)
,更為歷代詩人所讚賞。清代翁方綱曾稱此詩為氣勢充盛,“古今七言詩第一壓卷之作”。
�
寄韓諫議
七言古詩
杜甫
今我不樂思岳陽,
身欲奮飛病在床。
美人娟娟隔秋水,
濯足洞庭望八荒。
鴻飛冥冥日月白,
青楓葉赤天雨霜。
玉京群帝集北斗,
或騎麒麟翳鳳凰。
芙蓉旌旗煙霧落,
影動倒景搖瀟湘。
星宮之君醉瓊漿,
羽人稀少不在旁。
似聞昨者赤松子,
恐是漢代韓張良。
昔隨劉氏定長安,
帷幄未改神慘傷。
國家成敗吾豈敢,
色難腥腐餐楓香。
周南留滯古所惜,
南極老人應壽昌。
美人胡為隔秋水,
焉得置之貢玉堂。
【註解】:
1。韓諫議注:韓注,生平不詳,從全詩的內容看,可能是楚人。
2。娟娟:美好的樣子。
3。濯(zhuo2)足:洗腳。
4。鴻飛冥冥:比喻韓注已經離世隱居。
5。“芙蓉”句:有芙蓉圖飾的旌旗如落於煙霧之中。
6。“色難”句:不願與行為骯髒的人同流合汙,想退居山林。
7。“焉得”句:怎能把韓諫議安置在朝廷的重要位置上。
8。玉堂:本漢代宮殿名,此處指朝廷。
【賞析】:
此詩體例屬於遊仙詩一類,隱約含蓄,與使用了以仙比俗、以古比今以及美人香草等比興手法有關。反覆涵詠,始能體味。詩前六句為第一段,寫懷念韓某遠在洞庭,日月更迭,思念益切。“玉京”六句為第二段,寫朝廷小人當道,而賢臣遠去。點出韓某已罷官歸隱。“似聞”六句為第三段,頌其高潔有才。末四句為第四段,抒寫自己感想,並望韓某再度出山,為國出力。詩思嚴慎細緻周密,寫得隱晦曲折。格調卻清新激昂,鏗鏘有力。
�
古柏行
七言古詩
杜甫
孔明廟前有老柏,
柯如青銅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圍,
黛色參天二千尺。
君臣已與時際會,
樹木猶為人愛惜。
雲來氣接巫峽長,
月出寒通雪山白。
憶昨路繞錦亭東,
先主武侯同'外“門”內“必”'宮。
崔嵬枝幹郊原古,
窈窕丹青戶牖空。
落落盤踞雖得地,
冥冥孤高多烈風。
扶持自是神明力,
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廈如傾要樑棟,
萬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驚,
未辭剪伐誰能送?
苦心豈免容螻蟻,
香葉曾經宿鸞鳳。
志士幽人莫怨嗟,
古來材大難為用!
【註解】:
1。柯如青銅:樹枝如青銅色。柯,樹枝。
2。“雲來”句:形容古柏高聳入雲天,雲氣可以接巫峽。
3。先主:指劉備。
4。'外“門”內“必”'(bi4)宮:祠廟。
5。窈窕:深遠的樣子。
6。戶牖(you3)空:廟內空曠,顯得肅穆幽靜。
7。落落:獨立不苟合。
8。不露文章:指古柏沒有花葉之美。
【賞析】:
此詩是比興體。詩人借贊久經風霜、挺立寒空之古柏,以讚美鞠躬盡瘁,死而後己的孔明。句句詠古柏,聲聲說武侯。寫古柏古老,藉以興起君臣際會,以老柏孤高,喻武侯忠貞。此詩正是借吟詠孔明廟前的古柏,來抒發作者胸中的鬱悶和不平。最後一句語意雙關,抒發詩人宏圖不展的怨憤和大材不為用之感慨。
�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並序
七言古詩
杜甫
【序】:
大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別駕元持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