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頁)
思維訓練中讓思維定型不僅是必然的也是必須的,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怎樣讓思維定型和塑造什麼型別的思維模式,才能使頭腦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智力潛能。知識教育最關心的是知識積累的過程,把知識的系統學習當作教育的核心任務。這樣容易使思維畸形發展定型。而思維教育是把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正確的思維方式放在教育的中心位置。
思維訓練並不只是一個簡單的思維模式生成訓練,它還包括思維活化和思維創新等訓練。從某種程度上講,所有的思維定勢都對頭腦具有一定的束縛作用,而要想已定型的思維模式改變更是困難重重。思維活化訓練就是為了使思維擺脫定勢的束縛,超越固定模式的侷限而設計的訓練。這種訓練能把思維從無意識的被束縛的“睡態”中喚醒,超越舊的思維層面,從更高的位置俯視自己的思維活動,這時所有的思維定勢和模式都成了思維的工具。
第26節:提高思維力的方法
(6)潛能與技能
思維訓練的目的歸根到底是為了開發個人的智力潛能。天賦只是一種潛能,只有經過長期的技能訓練才能將它轉化為現實的能力。
思維訓練的核心是把大腦的思維當作一種技能來進行訓練,就像是訓練繪畫技能和運動技能一樣。思維的本能不等於思維的能力,任何一種能力的形成都是反覆的技能性訓練的結果,必須把思維視為一種技能反覆訓練。把思維當作一種技能來訓練是對智力的一種專業化要求。
思維技能的核心訓練主要分兩部分,一是根據問題的型別、難易、繁簡,訓練把思維方法轉化為現實的能力。二是訓練綜合運用各種思維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提高思維力的方法
1.提高思維力的一般原則
(1)學以致用
把學習思維科學知識與思維訓練方法同實際的思維訓練結合起來,有意識地、有計劃地運用特定的思維形式和方法去解決實際的具體的問題和“假設的理想的問題”,把自發的思維活動變成自覺行為。透過反覆的實踐,把理論和方法內化為思維技能,並在實踐中進行能力遷移。
(2)循序漸進
應遵循思維發展的規律,制定適合於個體的思維訓練計劃。思維訓練的次序應當是:由具體到抽象,由簡單到複雜,從低到高,由淺入深,先易後難,先區域性後整體,先分析後綜合。
(3)揚長避短
認識自己型別和特點,確定所長和所短,以所長的方面為中心(或為主導模式),形成一個包含多種思維技能的網路。既可以透過培養中心帶動周邊,也可以透過周邊的訓練來豐富、補充和涵養中心。
(4)因人而異
研究表明,每個人的思維都有所不同,因此在進行思維訓練時,要注意年齡差異與個性差異。
(5)追求和諧
既注重左腦訓練,又注意右腦訓練;既注重批判性思維訓練,又注重創造性思維訓練;既注重發散性思維訓練,又注重收斂性思維訓練;既注重提高分析能力和邏輯演繹能力,又注重提高綜合能力和直覺體悟能力;既注重提高實用智慧,又注重培養理論思維能力。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思維能力更和諧、更全面。
(6)獨立性
面對訓練課題要做到獨立思考,獨立完成課題,自覺培養獨立意識,獨立地提出問題、觀察問題和研究問題。
(7)歡迎離奇設想
許多事物沒有絕對正確與錯誤之分,方案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絕大多數訓練課題沒有標準的唯一答案,所以應歡迎離奇設想,多出新穎觀念。
2.提高思維力的具體方法
思維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神秘。日常生活是最好的課堂,生活本身就能為我們提供很多提高思維力的好方法:
(1)遊戲法
遊戲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事,如果能在遊戲中注入智力的因素,就可以促進孩子思維力的發展。例如:
猜謎。猜謎不但能激發孩子們興趣,而且也能激發其推理及想像力,可以用孩子喜歡的東西給一些線索,讓孩子提出題目、推想答案。
用撲克牌做數字遊戲也會激發孩子的思維。
語文遊戲:一句接一句,串成一篇故事,可以用錄音機錄下來,全家共同分享。
捉迷藏、拍手歌的遊戲都會促進孩子思維的發展。
用棋藝訓練孩子的思維力,特別是邏輯思維是個很好的辦法。
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