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2/4 頁)
妨找找這個名詞的解釋與筆者的闡述的異同,以瞭解筆者和其他人的思路的異同點。
有一天有一位陌生人告訴你:“我看見你老公和一個妖豔的女人在一起,說不定有外遇呢!”這時候你有什麼反應呢?
“我老公不會有外遇的!”很堅定;
“外遇,難道有外遇!?”猶豫地想;
“這個陌生人說的是真的呢?還是別有居心故意離間我和老公之間的關係呢?”跳出是否有外遇這個角度(太極)去想;
……
在這裡,我們可以首先想想,別人一句話擺在你面前,你信與不信是由什麼決定的?
有讀者就答:
“看這個人是不是一個值得信任的人,我更寧願相信沒有欺騙前科的以及關係比較熟悉的人。”;
“因為我相信這種事不會發生,不合現實。就像案例中,假如我對我老公很信任的,我基本就對外人的說話表示不相信。”
也就是,你信不信,取決於一種“分量”。
——資訊分量
這張圖應該是立體才對,因為描繪有困難,請讀者自由想象。當一個人說話很有權威,值得相信,我們會說“他說話很有分量”,分量不是指其資訊的多寡,而是指其佔整個資訊體系的重性,如物理上說的重量。越重,越能對一個人起引導重要。(讀者可以聯絡一下陰陽流轉中關於心力學的原理一文,越重,力就越強,動力也就越強。此文與心力學原理一文只是從不同的角度論述了同一象。)
比如,有一個很讓你信任的人,如愛人告訴你關於對你的看法,那麼這個看法就比一些陌生人告訴你的要重,你可能會時刻想著。
三人成虎怎麼由來的呢?有一天,有個人說有老虎,你就覺得可能是說笑話,但是呢?接著有好幾個人這麼說,你就開始有點信了,也開始擔心起來。那麼這種重複性就把資訊的分量加重了。
回過頭來看,你為什麼不相信你老公會有外遇呢?原因就在於你對於你老公的所掌握的資訊(平時怎麼對你好,怎麼顧家)引導了關於你老公情況的所有資訊!而其他人對你老公的不良資訊只佔據了次位。(可聯絡陰陽流轉一章中關於形勢的論述)
這就是一個人信某個人,某件事的原理!
所以我們都知道,特別是在企業裡面做行政人事的同志,剛畢業的學生是比較容易引導,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們對社會工作的認識就像一張白紙,資訊的引導特別容易,他們特別容易相信別人,你叫他幹什麼他就幹什麼,沒有排斥。
在2013年2月22日下午,一則有關著名歌唱家李雙江之子李天一涉嫌輪姦的訊息在網路瘋傳。由於此案涉及公眾人物,且嫌疑人李某此前曾被收容教養,外加各種說法“滿天飛”,使得此案由一件普通的刑事案件,升級為社會影響較大的案件,增加了許多敏感因素。
按正常情況,這個案件沒什麼好說的,因為百姓都希望正義、公平,即使天子犯法,也要庶民同罪。
可是假如你站在嫌疑人的一方,目的要救他,面對一片壓倒的民意,你有什麼辦法?
可以尋求公共知識分子、專家、機關人士、政府、水軍,捏造假象、側面攻破(如由被告變為原告),使用這些方法去引導民意,開啟局面。
可是一個形勢的逆轉必須要有時間去醞釀的!如果時間不足夠,那麼你的希望就相當渺茫了。
很久以前,別人偷情需要浸豬籠,經過幾百年的文化演變,到現在已經不一樣,起碼不用死。
而宣傳一個公司,一個產品怎麼樣,也是一樣的道理,從正面或側面,結合當時的形勢去引導民意、觀念。
話說回來,有一位節目主持人就說道:“勞教一年對一個因為衝動打人的未成年人來說是否懲罰過重?被貼上標籤的孩子很容易破罐破摔了。真替李老師感到痛心!”,如果要談寬容,第一次打人,第二次強姦,是不是寬容了下次可以再殺人?!我們再想想,究竟“破罐子破摔”和“一味地縱容”之間有什麼區別?——這就是本書裡面提到的底線的問題,教育孩子,與人相處,怎麼去知道底線,培養引導改變底線,底線並不是輕描淡寫,一個年齡(“未成年人”)可以斷定得到的。
現在有很多老人家和家長都是這樣想的,把孩子的錯,攬在自己的身上,承擔了孩子的錯誤,捨不得罵,捨不得打。父母對孩子的負責,必須要讓孩子從小到大懂得去擔當,種下什麼樣的因,承擔什麼樣的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