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1/4 頁)
當情緒漸顯副作用時,我們有無什麼好辦法應對呢?——冷靜
○回返模型——冷靜
能幹的人,不在情緒上計較,只在做事上認真;無能的人,不在做事上認真,只在情緒上計較。——星雲大師
經常聽到一些人受挫折之後都會被建議出去散散心,這樣做回容易放得下,又或有時候深入思考一些問題時候,在休息期間往往能有瞬間的靈光閃現。
這就是所謂的克服“慣性”——當你往著某一個方面不斷深入,無論是思想文化,經濟營生,一旦存在深入就不可避免地“慣性”(注意,慣性這個詞本原並無褒貶,勿往此方向想,下文將有更詳細的探討。)而此時這種深入的方向一旦與預期相左的時候,那麼就演變為生活中的:一個人辭去專長的行業後再無求生的機遇了,一個犯人的童年充滿相當的原則性觀念,一個突然更改體制的團體瞬間解散……
所以在謀略八字訣中首要提到兩點是:“時”,“勢”在這個時空領域裡面存在的一切事物均如數學領域中拋物線,存在趨勢以及拐點。要冷靜,必須要製造慣性的拐點!
有人看完《老子》的幾千字後就放言:“我都明白了,而且都想過,換成是我寫,肯定比這優秀多了。”
而現實是,當你讀過上百本書也未必能創作出一頁紙的內容,道理聽起來都是感覺很有道理的,就是偏偏不是出自你的身上;事後人人都可以當諸葛亮,可臨場一戰,就畏畏縮縮的。
如果一個人滔滔不絕詮釋《孫子兵法》,那說明他是不得其要領的,那得其要領的談什麼?談的是生活,從生活的一些點滴中能體驗出大智慧!
有讀者說:“我老公真可惡,他揹著我在單位找了個小三……我現在該怎麼辦,煩 煩 煩。”
有些人聽了這個故事,就感慨萬千,感慨這世道的蒼涼,揪心女主角的情況,甚至有人甘做憤青,也有人怨恨質疑筆者是否編造故事來汙染社會風氣破壞主旋律……
這些想法都是很正常不過的,在正式詳解方法之前(陰陽流轉會提到謀略的運用),請冷靜一下聽一下關於冷靜的話題。
因為,冷靜,是我們找到解決問題方法,釐清各種牽扯關係的重要一步。
舉個例子,一個人前往某地(在一定時間內需到達),他面前有B,C,D,E,F五條路,每條路只有走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才能知道這條路能不能到達目的地,當你身處這個環境下,遊戲規則要求你選擇一條路,在規定的時間內以最短的時間通往目的地,站在分叉路口的你,會有什麼樣的思考過程呢?
這時候簡單來說會出現四種情況:
1。一個人站在A點,想了很久,哪條路是最佳的,那麼結果有兩種情況出現:
1。1想得太久了,時間已經用完了,還在傻傻地想。
1。2想了想,應該在有限時間內探探每一條路,再決定往哪條路走。
2。一個人站在A點,沒想什麼,隨機選擇一條路走。
他走了很久了,這時候,他的心裡會感覺到越走越迷茫了,是不是走錯路呢?怎麼感覺不到會到達目的地?此刻他會有兩種想法:
2。1已經走了這麼長時間了,再走回去走其他路很浪費時間,我相信地球是圓的,終究會走到終點,於是會繼續走。
2。2可能需要再走一段路才能知道這條路能不能到達目的地,但是感覺不到希望耶,趕快回頭是岸好了。
解說:
1。1是優柔寡斷的想法,習慣這類想法的人是偏向於情緒化,不夠冷靜的。內耗型,別人說打你,對方還沒動手,你就被嚇死了。
有一位小孩在家被燙傷,送去醫院,男人不斷責怪女人如何如何沒有看管好孩子,孩子燙傷後如何如何不好……
一位女人發現自己男人出軌了,腦子裡蜂窩式地想著怎麼樣,想起男人當年如何對自己好,想起未來失去男人的痛苦……
……
這些都是不冷靜的,因為你的思維遊離於“如何走”之外的幻想上。
我們通常將沉靜內向與冷靜混為一談。筆者說馬家爵沉靜內斂,但是他殺人的想法以及誕生的衝動與暴躁是不冷靜的。他的沉靜內斂是情緒性格(其實也是思路,只是筆者暫不深入解釋,以另外一個詞去區別,有心的讀者在第二遍閱讀本書時候可以獨立思考一下),他的殺人的想法是思路想法。
而通常讀者將冷靜的理解僅侷限於前者是很膚淺的。因為據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