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4/4 頁)
學生自己逐步接近知識與真理,獲得思想上的進益。
當時有一個狂妄的年輕人,叫尤蘇戴莫斯,來踢蘇格拉底的場子。尤蘇戴莫斯的觀點是:人應該做一個充滿正義的人。
蘇格拉底說:好,我堅決支援你做一個正義人士的決定,而且我堅信,你一定具有識別正義和非正義的能力,對不對?
尤蘇戴莫斯說:廢話,誰沒有這種能力?你以為人人都像你那樣弱智啊。
蘇格拉底說:好,現在咱們拿出張紙來,請你把正義的事情列在左邊,不正義的事情列在右邊,也好教一教我這個弱智的老頭兒,好不好?
尤蘇戴莫斯就在紙上右邊,非正義的欄目裡分別寫入了虛偽、欺騙、奴役、偷竊、搶劫等諸多惡行。
蘇格拉底樂了,立即展開抬槓:你說偷盜是非正義的,那麼潛入敵軍陣營,竊取其情報,這種偷盜是非正義的嗎?為了防備朋友自殺,把朋友自殺用的刀子偷走,這是非正義的嗎?你說欺騙是非正義的,那麼當孩子不肯吃藥的時候,父親騙說一點兒不苦,這是非正義的嗎?
這個這個……尤蘇戴莫斯被問得直翻白眼兒:那你說到底啥是非正義?
蘇格拉底說:我最多隻能告訴你,到底是什麼樣的知識才是我們所需要的,這就是認識你自己。你無法區分正義與非正義,就是因為你對自己還缺乏最基本的認識。而如果你想認識自己,那麼,你就必須致良知,要對一切美好的事物存有想望,並努力讓自己掌握獲得這些美好事物的能力:
美德是對高貴事物的想望和獲得這種事物的能力。
蘇格拉底和王陽明,就這樣走到了一起。
現在我們終於也知道什麼叫聖算了。
聖算,就是最基本的邏輯分析與推導能力。
邏輯分析能力與人們平時的胡思亂想是不同的,胡思亂想只是一種平面思維,消耗的心智慧量極小。而邏輯思維能力則是逐次漸近,要一點一點地開啟大腦中那些未曾投入到執行中的部分,譬如拓荒開墾,所消耗的心智慧量極大。蘇格拉底顯然知道這一點,所以他拿來筆紙作為輔助。王陽明卻傻乎乎地只在自己的大腦中思考,結果生生地把自己累病。
王陽明在一次又一次的碰壁之後,終於意識到聖賢之路,並無什麼奇蹟的發生,有的只是勤奮的思考、不斷的探究,什麼時候這種思考與經歷積累到一定程度,從量變到質變,全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