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2/4 頁)
看看柏拉圖,他拿了一個洞穴來比喻人類的思維認知,認為我們眼睛所見,耳朵所聽,鼻子所嗅,舌頭所品,手指所觸,通通不是真實的世界本身,而只是一個由我們的感覺知覺嗅覺味覺觸覺等器官合夥兒製造出來的一個虛像。虛像就虛像吧,我們不跟他老人家較真兒——但當他表述了這個虛像世界之後,卻離奇地和王陽明走到了一起。
前面我們說過,理學家陸九淵高吼過:宇宙就是吾心,吾心就是宇宙。王陽明換個詞再把這句話重新吆喝了一遍:吾性自足!
到了柏拉圖這裡,他則是堅定不移地認為:知識並不是由他人從外面傳授給我們的,不是後天獲得的,也不是從靈魂中自發產生的,而是靈魂固有的,或者說,是先天存在於我們靈魂之中的,但處於潛伏狀態,宛如夢境一般,我們不可能透過洞壁上的影像認識身後的事物,除非轉過身來;我們不可能知道太陽是萬物的主宰,除非被拉出洞穴。
就算是吾性自足,知識原本就沉睡在我們心裡,可是這又怎麼跟善扯上了關係呢?
柏拉圖用他的日喻說,來解釋這個原因。
他認為,現實世界實際上是假的,是虛幻的,而在這個虛幻的現實世界之外,還有一個真實的理性世界。理性世界中的善理念,就好比現實虛幻世界中的太陽,是真實存在並能夠引發我們靈魂的認知功能的。
於是,蘇格拉底、柏拉圖、王陽明這些人湊在一起,聯手推出了美德論,此一論點的觀點,計有三條:
沒有人願意作惡。
美德即知識。
諸德為一。
關於這三點,論據也有三個:
1.所有的人,都只渴望善的事物
——因此,沒有人希望惡的東西。作惡就是以一種能產生惡的方式行動。因而,沒有人想這樣做。因而,當某個人作惡時,他並非出於本意。
2.所有的人都只渴望,善的事物
——因此一切人都會行善,只要他能夠行善。如果他不這樣做,那是因為他不知道如何行善。美德會帶來善的事物。因而,美德就是通曉善的知識。
3.各種美德都指在特定情形下的善的事物
——在任何情形下,所有的人都希望得到善的事物。如果他們未能得到善的事物,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善的事物。因而,只要一個人知道什麼是善的事物,那他在任何情況下都只會是有德的。因為所有的美德都依賴於一件事——關於善的事物之知識。因而,諸德終究為一。
如果我們把蘇格拉底、柏拉圖師徒的三條論據歸納起來,那就只有一句話:你知道,你就會去做。你不知道,你想做也不知如何做。而這,正是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之說:
諸如此類。
總之,大家說的都是一碼事。
與智慧大師相遇
現在我們的問題是:孔子、孟子也好,蘇格拉底、柏拉圖也罷,還有這王陽明,他們都認為,存在著一個東西你還沒有看到,而且這個東西對我們來說相當重要,那麼這究竟是什麼怪東西呢?
最早描述這個東西的,是老子李耳,他在《道德經》中說,這個東西啊,這個東西,那可是孩子沒娘,說來話長啊:
有物混成,(有個渾然一體的東西,)
先天地生。(它先於天地而生。)
寂兮寥兮!(無聲啊,又無形!)
獨立不改,(它永遠不依靠外在力量,)
周行而不殆,(不停地迴圈執行。)
可以為天地母。(它可以算做天下萬物的根本。)
吾不知其名,(我不知道它的名字,)
強字之曰道,(把它叫做道)
強為之名曰大。(勉強再給它起個名叫做大。)
大曰逝,(大成為逝去,)
逝曰遠,(逝去成為遼遠,)
遠曰反。(遼遠又返轉還原。)
故道大,(所以說道大,)
天大,(天大,)
地大,(地大,)
人亦大。(人也大。)
域中有四大,(宇宙間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焉。(而人居其一。)
人法地,(人以地為法則,)
地法天,(地以天為法則,)
天法道。(天以道為法則。)
把老子說的這個沒頭沒尾、沒頭沒腦的怪東西,與柏拉圖的洞穴理論對照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