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頁)
《好的關係勝過許多教育》
作者:佚名
第1節:和諧的教育
自序一切成功的教育都是和諧的教育
如果有人問我,你能否用一句話說出什麼是好的家庭教育?那麼,我會這樣回答:好的親子關係就是好的家庭教育。人們幾乎都能感受到這樣一個現象:孩子如果喜歡他的老師,就可能喜歡這位老師的課以及他要求的一切;孩子如果討厭他的老師,則可能討厭這位老師的課以及他講的一切。孩子對於父母或其他人的關係也基本上如此。其實,成年人也有類似的心理傾向,只是比孩子多一些理智罷了。
由此可見,關係的好壞是何等的重要!誠如繪畫大師畢加索所說:“在和諧中一切都是可能的。”全部的問題在於什麼是好的關係。
什麼是好呢?按照《辭海》的解釋,一個“好”字有兩層含義,首先是美的,善的,完成的,容易的,應允的,可以的,其次是喜愛的。
什麼是好的關係以及怎麼建立好的關係呢?《心理學大辭典》在“關係家庭療法”辭條中解釋道:“關係倫理是一種基本的動力,透過信賴和信任可保持家庭和社會關係。其中公平感的動態平衡是最深遠、最廣泛的關係現象的集合。因為,每一個家庭都有其傳統的行為模式,每個家庭成員都用它來衡量自己與其他成員所履行義務的程度。當不公平發生時,緊接著就應有補償。關係中的問題往往是公平的補償來得太遲或量太少,使關係中之一方感到不滿足而造成。症狀的發展可能代表了不公平感的積累。治療的主要原則是在家庭關係中建立或重建可信賴感,並著力於改造在家庭裡傳遞了多代的、非建設性的關係模式。”(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443頁)
上面的論述是準確的,但太理論化了一些。若簡單明瞭一點說,好的關係不是溺愛而是尊重,不是依賴而是信賴,不是包辦一切而是獨立合作。父母與孩子之間好的代際關係,是一種平等和諧的親子關係,它需要父母擁有現代的教育觀念、科學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說,好的親子關係是一種真善美的關係,是讓人發自內心喜愛的關係,是促使兩代人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的關係。因此,好的關係本身就是好的教育,它當然勝過許多所謂的教育。當今社會進步迅速,而社會進步越大,代際衝突往往越劇烈,好的親子關係尤顯珍貴。
坦率地說,我之所以堅信好的關係勝過許多教育,首先不是因為有什麼深奧的理論依據,而是出自個人深切的生活體驗。我的女兒如今是復旦大學四年級的學生。回想20多年的家庭教育,我有一個重要的發現,什麼時候與孩子的關係好,什麼時候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麼時候與孩子的關係糟,什麼時候的教育就容易失敗。當我把這一發現用於更廣闊的生活中時,得到了普遍的證實。於是可以說,好的關係勝過許多教育是一個客觀規律。
以女兒考大學為例吧。眾所周知,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高考是壓力最大矛盾最多的一關,親子關係也往往最緊張。但是,我家的情況相反,高考期間,一家三口的關係達到了最親密默契的狀態,因為彼此關心並相互理解。我深知孩子的壓力越大越不能好好學習,壓力越大成就需要越低。所以,我儘量為女兒減壓,建議她從低往上報志願。我說:“考不上大學是正常的現象,能考上大專也不錯。以後可以續本科嘛。”女兒瞪我一眼,說:“太小瞧我了,大專還能考不上嗎?我考上普通本科也沒問題。”我說:“那太好了!把大專和普通本科的志願都認真填報,你就沒有後顧之憂了。”
女兒見我們期望並不高,心情漸漸放鬆了下來。有一天,她說:“我特別想考復旦大學,去上海讀大學是我的夢想!”我當即鼓勵她說:“有夢想才有成功的希望。再說,每個考生都可以報四批志願,錄取時是根據成績從高往低錄。既然,你做好了去普通本科或大專的準備,重點大學的夢不做白不做,完全可以一試!”
女兒決心已定,把報考復旦大學作為第一志願報了。可是,好事多磨。第一次高考模擬考試成績出來,女兒就哭了,因為她的成績僅夠普通本科往年的錄取線。她媽媽給她寫了一封長信,肯定她的進步,激勵她要自信。我們請一位教師幫女兒做實力分析,說:“你很有潛力!你們區往年考生有的高考成績比一模上升100分呢,你若拼搏一下,也能創造奇蹟!”
第2節:真正的愛是無私的
為了圓女兒的復旦夢,高三那個寒假期間,她媽媽陪她去了一趟上海。女兒在復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