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1/4 頁)
擇與發展產生積極影響。這就足夠了。��
如何發掘孩子的潛能,幫助孩子選擇成功之路呢?我的教育建議是:
(1)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設立成功目標。只要孩子長大以後能夠快樂地生活,對社會有所貢獻,父母就應該和孩子一樣感受到成功。不要逼著孩子去達到他達不到的目標。
(2)看到每個孩子的差異性。每個孩子都有他獨特的才能和潛能,要善於尋找孩子身上的長處。
(3)不要總拿孩子和別人比。最好是讓孩子和自己比,否則比較目標過高對孩子不公平,很難讓孩子感受到成功。
我是怎樣發現和解放孩子的
教育孩子似乎是千頭萬緒的事情,其實用八個字可以概括精髓,即發現兒童和解放兒童。因此,發現孩子與解放孩子,應當成為父母們與教師們的座右銘。
作為一個父親,我幾乎每一天都有新的感覺,因為孩子的生命充滿活力,時時刻刻都可能給你啟迪,只要你的愛心尚在。
我是怎樣發現孩子的?
女兒小的時候,跟我出去玩的時候比較多,因為妻工作忙,而我在研究中心不坐班。再說,那時候,我無官一身輕,名氣也小,事情不太多,便被妻分配照看孩子。如今回想起來,那真是一段美好的時光。有一次,我帶女兒去青年湖玩水,她玩得專心致志,我則在樹下讀閒書。一會兒,我用樹枝蘸了水,悄悄走到女兒身邊,在她的頭上抖了抖。女兒快活地叫道:
“下雨啦!下雨啦!”
她發現是我在人工降雨更是興奮,讓我一遍一遍“下雨”。
我奇怪的是,多少年之後,許多事情都忘記了,而“下雨”這件事父女倆都記憶猶新,可見,快樂也是難忘的。
大人們常常抱怨孩子不懂道理,可我的觀察結果相反,即孩子往往比大人講道理,也比大人客觀公平。
譬如,和許多父母一樣,我們也要求女兒多穿衣服,可她常常不願意多穿。有時候雙方爭執不下,女兒就去打電話聽天氣預報,以氣溫高低來決定穿多穿少。細想一下,女兒的態度是科學的,而大人則是感情性的,並不如孩子明智。
最讓我感觸深刻的有下面幾件事:
AA制
女兒上中學之後,由於離家遠,有時在外邊吃飯,偶爾也乘計程車,可她並未多向家裡要錢。
我有些擔心:她請別人吃飯或打車的錢從哪裡來呢?不能總讓別人花錢吧?誰知,女兒聽了我的心事一樂,說:
“你怎麼淨瞎操心哪,我們都是AA制,一起吃飯、打車都是AA制,各花各的錢。”
我愣了一下,問:
“都是同學,好意思嗎?”
“嘁,誰像你們大人那麼虛偽?沒有錢也裝大款!我們是窮學生,沒人不好意思。5人打車,一人二塊,自動出錢。”
女兒的話點到大人的痛處了。試想,我們請朋友吃飯,即使手頭再緊張,也不好意思實行AA制,只好窮大方吧。可今天的孩子輕鬆地拋棄了成人的一身酸氣,比我們更勇敢地走向市場經濟的社會。
熱心外事活動
不知別的父母怎麼看法,我時常擔心如今的孩子不會關心別人,有時還顯得待人冷淡,今後怎麼與人相處呢?
也許,與獨生子女的背景有關。他們從小習慣了受人照顧,卻很少去照顧別人。父母太心疼孩子,百般呵護,怎麼肯讓嬌寶貝委屈自己呢?於是,有些獨生子女已經習慣了只關心自己的生活。
第36節:充滿自信
可是,我意外地發現,女兒對參加民宿(Homestay)活動非常熱心。所謂民宿活動,就是互不相識的人到對方的家裡去生活一段時間,同吃同住同活動,以促進多元文化的交流。據悉,類似的AFS活動已經在全球開展了半個多世紀了。女兒所在的中學開設日語課,又恰好有民宿專案,與日本交流頻繁。
女兒熱心與人交流,父母怎能不欣慰與支援呢?於是,陸陸續續,女兒先後領回三個日本女孩來家民宿。
領回一個外國孩子,又要住又要吃又要出去玩,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挺麻煩的事。可是,女兒卻格外積極,每次都把自己住的房間倒出來,還總帶領人家東奔西走。我和妻懷疑“太陽從西邊出來了”,女兒身上的獨生子女病何時不見了?於是,我們也要求女兒:“人是你主動領回來的,你就要獨立負責照顧人家,我們只是配合你。”
“行!沒問題!”�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