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3/4 頁)
苗訓的分析,真是木入木三分,這其中的彎彎早被他點破了。因為有思想準備,柴榮應對起來就十分從容。
“父王,高、趙乃是私交,伐高乃是公務,況趙匡胤和高家往來甚少,倒是和兒臣交誼甚厚。不管論公論私,趙匡胤決不會舍此就彼,此事兒臣願以身相保。”
這一番話很有說服力,郭威似有沉思,一時沒有回答,這時班中閃出王樸:“陛下,殿下所薦趙匡胤,微臣也有所聞,果然名不虛傳。主上如慮趙匡胤事我朝不忠,正可以借高行周之手除去他,我也不落拒賢誅忠之名;如果趙匡胤真能戰敗高行周,我大周就可得一良將;如慮有變,可只給趙匡胤三千人馬,刻日出京,此實為一舉幾得之上策。不過依臣所見,趙匡胤父母、妻子都現住京師,趙匡胤絕不會反投高行周之理,臣樸也願以生命作保,願主上無疑。”
柴榮、王樸都是郭威極為相信的人,王樸出了“只給三千人馬”的絕招,消除了周主的疑慮,郭威聽了點頭稱是,說道;“如此,就依卿所奏。”當時使令寫了詔書,命晉王柴榮安排。
拿著詔書,柴榮是既喜又懼:喜的是郭威終於鬆了口,啟用了趙匡胤;懼的是隻撥三千人馬,面對高行周幾萬大軍,不啻以卵擊石。王樸在父王面前給他幫了腔,保舉趙匡胤,他很感謝;可王樸卻提了這麼個餿主意,給他和趙匡胤出了這麼大的難題。他歷來尊敬的軍師,這次卻使他大為惱火。
抑抑鬱鬱,忐忑不安,他帶著詔書回晉王府。
一群人在等待訊息,聽到這個情況,趙匡胤雙眉緊鎖。
鄭恩大喊大叫:“樂子跟二哥前往,殺他一陣,死在疆場,也算忠義雙全!”
其他諸位兄弟,一齊犯了愁。唯有苗訓把手擺了擺。
“不要犯愁!王樸高見,這三千人馬,解了萬歲的疑慮,為趙公子開拓了坦途!”趙匡胤忍不住了,“苗先生,在這裡坐而論道容易,帶三千兵去打高行周,這實在是杯水車薪!”
苗訓仍然笑嘻嘻地解釋:“從面相上看,我只知道趙公子時來運轉,該大展神威了,但我想不出解開主公疑慮的辦法,王軍師想出了這金蟬脫殼之計,所以我說他高明。兵法說:‘置於死地而後生’,漢高祖戰項羽,以弱勝強,淝水之戰,以少勝多。高行周騎虎難下,並無鬥志,趙公子兵雖三千,正義之師可以不斷擴充。出奇制勝,正是良將本色,這才顯趙公子大將之才。天假良機於趙公子,高行周只不過是趙公子升騰的第一塊墊腳石而已,諸位何必犯愁!”
鄭恩仍然大吼:“我隨二哥前去,若拿不了高行周,回來我打斷你的腿筋!”
苗訓說道:“我在這裡恭候,若拿了高行周,回來得請我喝慶功酒;若拿不了高行周,你就只能栽在潼關,還能回來打我的腿筋!”說罷哈哈大笑。
他的自信,給大家解除了不小疑慮。趙匡胤心裡也活動了許多。心想:高家槍法,天下無敵,在他手下戰敗,不辱英名;戰死沙場,也後世傳名;若能取勝,更是奇蹟,貪生怕死,臨陣而懼,算什麼英雄!想到這裡,他感到有股難抑制的衝動:
“大哥,快去挑選人馬,小弟明日就要啟程,那高行周就是三頭六臂,小弟也要與他拼一死活,決一高低!”
柴榮聽了大喜,即刻到教場點了三千精壯人馬,交給了趙匡胤。平常憑著一條根千里獨行;而今,看麾下也是黑壓壓一片,趙匡胤也覺得威風。他把人馬點齊扎定,便回家向父母告別。
一聽說趙匡胤腰帶三千人馬去潼關戰高行周,杜夫人一聲不響,怔在座上,淚如泉湧;趙弘殷臉上一陣紅、一陣白,心裡翻騰:好一個郭威,你要借高行周之手來殺我的兒子,也太狠毒了吧!想起匡胤自幼聰明,氣豪膽壯,雖然淘氣,卻事親至孝,而今明明是受了自己的連累,使他英才難展,想著想著,不覺潸然淚下。
趙匡胤見此情況,“撲通”一下雙膝跪倒,說道:“二老大人在上,孩兒忤逆不孝,使二老擔驚受怕,肝腸寸斷,無以為計,還望二老多多保重,以使不孝兒少一點疚歉之愧!”說罷竟也飲泣起來。
趙弘殷見狀,止住悲哀問:“你此去如何打算?”
“拼死疆場,誓與高行周決一高低!”
趙弘殷搖搖頭:“你哪裡是那高家父子的對手!論武藝不佔上風;帷幄運籌,在高行周面前你只是個小兒。只憑這血氣之勇,你焉有取勝的道理!”
“兒即使戰死沙場,一是為國盡忠,二可洗雪聖上對父親的無端猜忌,又是以命盡孝;三可不負晉王重託為朋友言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