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2/4 頁)
聲說道:“陛下,您醉了。”
“我沒有醉,我清醒著呢!”永安帝說著,又是一陣大笑,視線一眼看到了同魏子期站在一起的薛衍,便指著人群中的薛衍笑道:“衍兒,衍兒,我的好外甥。你在國子監習學了這麼久,可曾學過如何賦詩?今日在太極殿上,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兒,你也賦詩一首,讚一讚我大褚威風。”
彼時薛衍早已被灌的爛醉,聞聽此言,腦中只想到了一句詩,脫口便道:“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作者有話要說: 蟹蟹土豪大大demeter扔了一個地雷(づ ̄3 ̄)づ╭?~
然後上一張的神轉折有些小天使可能沒看清楚。本文沒有系統,只是薛衍透過科技穿越到大褚,他的金手指只是青銅手鐲裡面的資料。薛衍可以查閱資料,按照資料發明創造,但並不意味著薛衍看了兵書就真的能稱為將軍。
後來攻打吐蕃時,大褚軍隊受到圍攻,薛衍為了救魏子期,引兵離開。對於魏子期來說,薛衍是死了,其實薛衍只是回到了未來而已。
神轉折是指魏子期是重生噠~~~
☆、第63章
永安四年的大朝會上,戶部奏言:大褚自塞外來歸及突厥前後內附、開四夷為州縣者,共男女一百二十餘萬口。又有北伐大軍自突厥押送戰馬,牛羊,金銀珠寶綾羅瓷器鹽茶胡椒等戰勝物資,皆充入國庫。如今朝政再不復去歲的赤字囧象,戶部尚書亦不再整日的苦著臉抱怨沒錢。
打了大半年的仗,不但國庫的銀子越打越多,一併連人口都滋生許多。這真是意想不到的喜事。永安朝的君臣們打著算籌將國庫內的銀兩算計了好幾遍,越算越是喜歡,自軍功上嚐到了甜頭的武將們更是躍躍欲試。
同大褚君臣的眾志一心,熱血沸騰相比,前來朝賀的諸位屬國的使臣們都有些忐忑,生怕大褚皇帝腦子一熱,大褚的鐵騎便踏進他們的國土。因而一個個都跟受了驚嚇的鵪鶉似的,不但態度謙恭,亦且連朝貢的歲禮都比往年厚了不下五成。更是在大朝會謁見之時,齊齊尊稱永安帝為天可汗——
這龍屁拍的,比薛衍寫百十部話本還讓永安帝龍心大悅。
元月初一的大朝會後,永安帝仍舊不忘薛衍與諸位將軍提及的閱兵之事。
只不過這種場面須得各軍人馬以及兵部、禮部協同操辦。又因這是第一次操辦閱兵,且須得趕著獻俘太廟,威懾諸多屬國的意思,所以不能拖延太長時間,務必要在二月二告祭太廟之前操練妥當。這麼一來,人數自然是貴精不貴多。所以要優先挑選大褚精銳將士。
這麼露臉的一件事,不但永安帝興致高昂,就連朝中的幾位國公並將軍們都爭得頭破血流——話說回來,薛衍提出的閱兵儀式的意思眾人未必都懂,可永安帝要挑選大褚精銳百戰之士的意思大家都聽明白了。一樣是提著腦袋打仗,戰功赫赫,誰肯承認自己不如別人。所以這幾日的朝會上,武將們一反常態,竟比文臣們說的話還要多,話裡話外都在表示自家麾下人馬是精銳的意思。
眼見諸位將軍們如此在意,永安帝與諸位大臣一連商議了好幾日,最終決定一共選出十支隊伍——分別是戍衛皇城的由驃騎大將軍冠軍侯魏子期統領的御林軍一千人,兵馬大元帥薛績麾下的薛家軍一千人,幽州大營顏鈞集掌控的兵馬一千人,魯國公蔣志麾下的兵馬一千人,孟國公孟錫德掌管的隴右軍中抽出一千人,鎮國公魏無忌掌管的以火藥為主的震天營,皇叔臨安王麾下的……
這十支人馬共計一萬人,須得先接受一個月的“軍訓”演練,之後才能在二月二太廟獻俘時進行閱兵儀式。
至於軍訓的內容嘛……則完全脫胎於薛衍後世體驗過的大學軍訓流程。薛衍相信後世完全沒有經過軍事訓練的大學生們都能完成這項訓練,相信大褚朝百戰百勝的將士們也不遑多讓。
知曉自己並沒有練兵的才能,也沒有在軍中的威信,薛衍只是將自己所知道的軍訓內容抄寫一份交給阿耶薛績和魏子期。薛績知道自己的兒子向來聰穎古怪,所知頗多。然從不知道薛衍在練兵一事上還有天賦,不免將信將疑。
倒是魏子期因為有著夢中的那些經歷,對薛衍所寫的內容深信無疑。且他雖是黃粱一夢,不知真假,然在夢中經歷過,學過的東西卻彷彿深深印刻在腦中一般。因而這一個月的操練下來,魏子期竟然比師父薛績更早更快的領會到軍訓的深意,閱兵彩排的時候,御林軍所展現出來的紀律性,整齊性,以及精銳之勢霎時間震驚了無數戎馬一生的老將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