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2/4 頁)
過銀鎏金簪花暖爐,無奈嘆了一聲。
這幾日西域局勢突然不穩,異動頻發,鴻臚寺裡面的那些小吏、寺丞每每談起來,皆是憂心忡忡。梅茹聽多了,也知道局勢不太妙。想到自己這兒堆了好幾摞西域的書,她就想盡快譯過來,看看有沒有什麼用。這些天梅茹便在忙這些,就連今兒跟平陽先生學柳琴,還因為走神捱了一頓罵。
思及西域之亂,梅茹不由顰眉。
哥哥這幾日來過信。信裡,他那兒的情形一字未提,只說今年不能回來過年,讓大家莫惦記他。
可就算哥哥不提,梅茹還有府裡眾人亦知道梅湘身在陝甘,是挨著西域的,他那邊的局勢肯定比京城更緊張。如此一來,梅茹不免愈發擔心,又猜會不會打仗。
至於董氏,哥哥信裡果然沒再提,只問了一句玥姐兒如何。年中的時候得知董氏訂下親事,梅湘急匆匆一連發回來好幾封信。梅茹看在眼裡,只覺得難受。但後來,哥哥就不再提這事了……也不知他一個人在那山長水遠的地方究竟如何,心裡頭好不好過。
如此思量著,梅茹提起筆,實在寫不下去,又輕嘆一口氣。
翌日,從平陽先生那兒出來,梅茹先去董府。
自從董氏和胡三彪定下親,錢氏雖然消停了,不再到處相看,可話裡話外夾槍帶棒,難聽至極。這會兒見到梅茹,錢氏自然沒什麼好臉色,她更是三句不離銀子,只想從梅茹這邊掏錢。主要原因麼,是因為定下親事之後,胡三彪便請梅府停了每個月的銀子,他直接給了董氏一筆銀子,讓她自己缺什麼就添什麼,省的受這些氣,又多受梅府的恩惠。
斷了財路,錢氏哪兒能不慪氣?
梅茹懶得跟她多費口舌,只坐了一會兒,就往董氏院子裡去。
天氣雖冷,但屋子裡燒著炭,暖烘烘的,比去年可是好上太多,梅茹悄悄點頭。
她掀簾進到裡間的時候,董氏正穿著家常的丁香色襖子,頭髮半綰,坐在炕上繡花呢。見到梅茹來,董氏極高興,抿唇一笑。她這些日子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煩,這一笑,面色紅撲撲的,臉頰圓潤,人也精神許多,好像又變成梅茹記憶裡的那個嫂子了。
梅茹心頭一喜,也笑了。
“姐姐,這好東西哪兒得的?”她指著收在一邊的狐狸圍邊好奇。這狐狸毛純白,摸上去又軟又密,是真的好東西。
董氏望了一眼,赧然道:“前幾天你胡大哥託人送回來的,說是京城天氣冷,風大。”
沒想到胡三彪那種糙漢子,還知道這些!梅茹挑了挑眉,再思量到自家哥哥……她不由又替哥哥嘆了一聲。隨便說了幾句話,梅茹問:“姐姐,胡大哥過年可回來?”董氏與胡三彪的婚事就定在明年二月份,如果胡三彪過年回來,再準備準備,正好成親。
“還不知道呢。”董氏淡淡道,“好像說營中有事,得多等幾天,才能定下回來的日子。”
梅茹心裡咯噔一下,胡三彪肯定是因為西域異動耽擱的,就不知道是不是真要打仗了。
她心裡揣著事,去鴻臚寺的路上也變得憂心忡忡。上輩子這事兒離她挺遠的,可這一世自家大哥還有這位胡大哥都卷在其中,梅茹心裡不免擔憂。
到了鴻臚寺,梅茹隨著小吏去最後面的書房。那裡人最少亦最安靜,還有歷代記錄可查,她這些日子總要來這兒看上一個時辰的書。
傅釗今日沒來,梅茹心裡略微輕鬆。論來論去,這位還是她前世的嫡親小叔子,偏偏最近苗頭不太對,尤其梅茹在圍場受傷之後,傅釗對她愈發好了些。梅茹心裡隱約有些不對勁。
今日書房照樣安靜,梅茹在裡面看書,只聽見外面兩個看門小吏在窸窸窣窣的聊天,似乎也在說西域那邊的事。梅茹不由悄悄豎起耳朵。
一人輕聲嘆道:“這年恐怕過不好了。”
“可不是麼?”另一人接道,“聽說陛下昨夜急召太子商議,咱們寺卿劉大人也一併被召進宮呢……”
聽到太子的名號,梅茹不由自主皺眉,再想到那人打量自己的赤。裸裸的眼神,梅茹更是不寒而慄,胃裡一陣陣的泛噁心,難受至極。她努力凝起神,不去聽這些,就連外面的人突然止住話頭,梅茹也沒多在意。
驀地,書房的門吱呀一聲開了。
這兒極少有人來的,梅茹愣了愣,她扭過頭怔怔望過去——
門邊落下一道清癯身影。
“三姑娘。”那人這樣喚她。
這個聲音宛如噩夢,梅茹渾身瞬間發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