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住市場的脈搏,防患於未然呢?
盲點六:理財套路不恰當,飽了上頓餓下頓。很多私營公司的總經理手中有了一點錢,就沉不住氣了,以為自己翅膀硬起來了,開始把錢不當回事。等到了手頭緊、揭不開鍋的時候,才悔之晚矣。理財是個大問題,既需要會掙錢,也要會存錢,更要會盤錢——把死錢變成活錢,把別人的錢變成自己的錢。因此,一個私營公司的總經理應該真正念好融資、投資這門經。
盲點七:贏利想法不對頭,光想賺大不賺小。辦公司,做生意,只賺不賠,是不可能的。這就需要公司總經理調整心態,不要老想著做大生意、賺大錢,犯“小錢看不上,大錢賺不上”的通病。最踏實的做法是,只要能賺,就要賺,不管大小,總比不賺要強。贏利的技巧很簡單,從小生意開始做起,最後再做大生意。
盲點八:服務水平不優質,時好時壞丟飯碗。沒有優質的服務,就不能贏得顧客的心;不能贏得顧客的心,顧客就不願掏出腰包裡的錢,服務就是把顧客看成自己的家人一樣,要實話實說,熱情周到,切忌讓顧客第一次見了你高興,第二次見了你就噁心。
以上問題,你可能現在沒有碰到,並不當一回事,但可以肯定,你一定會碰到。不能防止錯誤,是一個公司總經理最無知的地方;能夠防患於未然,是一個公司總經理成大事的基本素質。當你靜下心來,細心體會我們精心開列出的這20個盲點的時候,你就會覺得其中有些話、有些觀點,對你還是很實用的,能在關鍵時刻幫你一把。
本書基於大量成功的私營企業成長和發展的經典案例,全面到位地提出了私營公司總經理如何把公司做大做強的20個絕招,幾乎涵蓋了私營公司發展壯大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難題及其解決方案,希望能給廣大私營公司總經理提供一些啟發與幫助,並從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真正把公司做大做強。
1。戰略決策不穩妥,想做大卻連小事都幹不好
經過一番辛勞之後,好不容易辦了個公司。就開始忙著搞決策,想賺快錢,但由於缺乏經驗和必要的諮詢,拿出來的主意都不穩妥,結果投入很大,損失慘重,驚得一身冷汗。沒有調查就做出決策,那是對自己不負責任。自己對自己草率,只能讓自己吃苦頭——不但賠錢,而且喪失信心。要做決策,就必須要眼明心亮,腦子夠用,看準之後再下手,並且要牢記住“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的道理。
決策是公司的“命根子”
公司該怎麼辦?能不能有了主意就開始幹?當然不能!有了主意,就行動,這叫莽漢,不叫老闆。老闆應該知道該怎麼幹,要知道該怎麼幹,就必須懂決策,因為決策是公司的“命根子”!
決策是公司生存的命根子,容不得糊里糊塗。美國著名決策大師赫伯·西蒙認為:“決策是管理的心臟;管理是由一系列決策組成的;管理就是決策。”因此,缺少決策,就缺少了管理的心臟。公司決策者在沒有弄清問題之前,切忌匆忙決策,否則會帶來不堪設想的後果。例如,廠長不但要抓生產、銷售、財務,還要抓人事、生活、公共關係等,還要開會研究,忙得團團轉,這樣一把抓的幹部絕不是一個好的私營公司老闆。老闆應該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抓好大事上,要抓到工作中的要害問題。
那麼,對於管理工作或老闆工作來說,什麼事情是大事,是要緊事呢?決定重大的方針政策就是大事;戰略決策和重要的人事決策就是大事;工作的方向、制度以及辦法、措施等的決定,也是大事。總之,決策都是大事。
費爾在20世紀初期擔任AT&T公司(也叫貝爾公司)總裁,前後將近20年。在這段時期內,他創造了一個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民營公司。貝爾電話公司之所以有這樣的成績,主要的原因在於費爾擔任該公司總裁將近20年之中,非常清楚地做出了4個重大決策。
第一個重大決策:貝爾電話公司必須預測、滿足社會大眾的服務要求,於是便提出了“本公司以服務為目的”的口號。
費爾認為,應該把服務的成果視作管理人員的業績和責任,從而,公司高階層的職責,即在於組織及調整資源,提供最佳服務,並獲得適當的收益。
第二個重大決策:費爾認為一個全國性的電訊事業,絕不是傳統公司。費爾把有效的“公眾管制”視作貝爾公司的目標。這樣,一方面確保了公眾利益,同時又使貝爾公司順利經營,興旺發達。
第三個重大決策:費爾替公司建立了貝爾研究所,成為公司界最成功的科研機構之一。他這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