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部分(第2/4 頁)
和北平出擊,各有一個聯隊及配屬炮兵,準備合擊第三軍分割槽的首府霸縣。
與此同時,關東軍增援的第9師團則兵分兩路,分別從高碑店、徐水出擊,向第三軍分割槽的另一重鎮——雄縣發起了進攻。
日軍此次進剿可謂蓄謀以久,從武漢會戰尚未結束的時候就開始籌劃了。先是在山東濟南組建了第12軍,由前第19師團師團長尾高龜藏中將為司令官,下轄第5、第114師團,獨立混成第5、第6旅團和騎兵集團(缺騎兵第4旅團)。獨立混成第5旅團在正太路的防區由重新建立的獨立混成第4旅團接防。
第12軍成立以後就可以控制山東、蘇北地區,並隨時可以對冀魯邊、冀魯豫、豫東、魯西、魯西南等周邊地區發動攻擊。由於該部隊只需要防守津浦線,可以靈活調動,對周邊的根據地威脅很大。
歷史上本來還有第21師團的。但鄭衛國搶先發動平漢線反擊戰,牽制了日軍大量兵力,駐守北平的第21師團根本不敢離開。隨後好不容易佔領保定,師團長鷲津松平和大批高階軍官卻被炸彈炸死。不僅顏面大失,士氣也遭受重創,只好繼續留在北平地區休整。
除此之外,日軍又把在黃河北岸重建的第14師團調到了石家莊,並在保定給110師團補充了大量兵力,使其迅速得以恢復。
這樣一來冀中外圍的日軍就高達六個師團、三個獨立混成旅團,實力空前強大。分別是駐石家莊的第14師團、駐保定的第110師團、駐北平的第21師團、駐天津的第27師、機動於京津保三角區的第9師團、第10師團,還有駐滄州的獨立混成第7旅團、駐德州的獨立混成第6旅團、駐新民(在德州以東、黃河以北)的獨立混成第9旅團。
歷史同時期的日軍遠沒有這麼強,像華北方面軍的獨立混成第6、第7、第8、第9、第10旅團都是在39年以後才組建的。分配到冀中外圍的兵力更少,比如對冀中第一次圍剿不過是日偽軍6000餘人而已。很顯然,大本營是把第四十一集團軍當作一個很重要的對手來看待。
在日軍通行的公路兩旁,幾名偵察兵正躲在道溝裡,透過望遠鏡密切地關注著這股敵軍。
偵察員老張是本地人,在游擊隊的時候跟日軍也幹過好幾回了。他眯著眼看了一會兒。忍不住嘀咕道:“這小鬼子咋跟第27師團的不一樣呢!走路都不帶彎腰的,皮鞋踩得咵咵作響,生怕俺們聽不到似的。”
偵察排長笑道:“這是鬼子的頭等精銳,自然要驕狂一些。等他們嚐到咱們的厲害就知道該怎麼走路了。小李,你跑得快,馬上通知潛伏部隊準備動手!”
第10師團雖然在臺兒莊栽了一個大跟頭(前任師團長磯谷廉介就是這麼下臺的),但還是自以為是得很。一路談笑風生(注:日軍在行軍時不注重靜默,特別喜歡喧譁,可能減輕士兵壓力的一種手段),不像是打仗。倒像是郊遊來了。大夥兒看在心裡。都憋了一肚子的火,只等著給他們一個好看。
當然,他們的任務是偵察敵情,動手則另有他人。就在日軍快速向勝芳鎮逼近的時候。一支支小部隊正在道溝內隱蔽潛行。很快進入了伏擊地點。事實上。日軍一出王慶坨鎮就處在民兵們的監控內。日軍尖兵分隊懵然不知,還在咵咵地前進,沒想到這帶著一絲炫耀的腳步聲卻成了死神的鐘聲。
“打!”
呯、呯、呯……隨著隊長一聲令下。戰士們突然開火。一連打了十幾槍,當場打倒了四五個日本兵。
“敵襲!”軍曹鈴木德田驚呼一聲,慌忙臥倒在地。訓練有素的日軍士兵們也迅速呈戰鬥隊形散開,一些手腳麻利計程車兵甚至已經開始還擊了。呼呼……一輛九四式豆戰車聽到槍聲也迅速趕來增援,緩緩轉動槍塔,對著路邊瘋狂掃射,打得飛砂走石,塵土四起。
可是打了一陣之後發現對面沒了動靜,鈴木軍曹忙派一個分隊前去搜尋。果然,那支小部隊早就順著道溝撤離了,陣地上只找到了一些偽裝道具。
幾名不死心的日軍士兵順著腳印追了下去,結果還沒追上多遠突然踩響了地雷。轟!一顆地雷突然爆炸,當場就炸斷了這個倒黴蛋一條腿。他應該感到慶幸的是,這枚地雷只是冀西兵工廠造的小號地雷。要是用德國s跳雷或者114毫米炮彈改造的大威力地雷,只怕這幾個人都要完蛋。
“八嘎!”鈴木軍曹臉色鐵青地趕了過來,看著前面不知道延伸到哪裡的道溝,氣得破口大罵。可是繼續追擊是不可能的,就算沒有觸雷的危險也不能去,因為他們還有任務在身,得給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