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部分(第3/4 頁)
939年1月18日率領一個團冒雨出發,從江蘇省高淳縣與安徽省當塗縣交界地區,長途奔襲安徽省蕪湖日軍飛機場附近的偽軍據點官陡門。
突擊部隊以木船、繩索渡過青山河,然後跑步奔襲,20日傍晚到達當塗縣亭頭鎮,21日凌晨1時抵近官陡門,衝進偽軍據點。此次戰鬥從開始攻擊到解決戰鬥約8分鐘,連同清掃戰場總共不足半小時,全殲守敵300餘人,其中俘57人,繳獲機槍4挺、長短槍70餘支。
霍營長的指揮能力當然比不上粟大將,可戰果卻一點不差兒。在當地地下黨的掩護下,部隊神不知鬼不覺地繞過日軍層層封鎖,於半夜抵擋泊鎮外圍。
當日凌晨,部隊突然向泊鎮發起攻擊。戰鬥非常順利,在潛伏在鎮內的地下黨手槍隊的接應下,突擊工兵營輕取城門,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日偽軍分別堵在營房內。偽軍倒也光棍,二話不說就投降了,還把幾名日本“顧問”抓起來當作投名狀。
日軍則兇悍多了,不僅拒絕投降,還試圖向營房外反撲。霍營長為了減少不必要的傷亡只好下令扔燃燒瓶,一箇中隊的日軍除執勤人員是被打死以外,其餘百多人盡數葬身火海。
泊鎮被攻克給周邊的日偽軍帶來了極大的恐慌,就連坐擁一個獨立混成旅團的滄州都忐忑不安,遲遲不敢朝南北兩面增援。畢竟獨立混成第四旅團的前車之鑑擺在那裡,誰曉得鄭鬍子是不是在滄州外圍集結了重兵?
更讓日偽軍驚恐的是,第二軍分割槽和第四軍分割槽也趁機插進來。不僅將滄州與德州之間的鐵路徹底掐斷,還組織民兵虛張聲勢,做了一副要攻打滄州的架勢。這些地方部隊都穿著正規軍的衣服,日偽軍一時半會兒也分不清楚,只得龜縮到幾個縣城固守。但這樣一來地方部隊的聲勢就更加壯大了。
待駐屯兵第三聯隊第二大隊覆滅之後,日軍指揮部終於覺得有些不對頭,而且也不能坐視第三聯隊剩下兩個大隊覆滅,只得強令獨立混成第7旅團北上增援。
這個旅團長叫林芳太郎,是日本軍內部有名的戰術家,平時沒事兒就喜歡瞎琢磨。他分析了獨立混成第4旅團的戰例之後,認為該部最大的失誤就是在敵情不明的地區貿然分兵,結果被97軍各個擊破。
林芳太郎當然不會再犯這種錯誤,於是將滄州一帶的據點盡數放棄,帶著六千多人(含一千多偽軍,當時偽軍不多)的大部隊抱團北上。這樣一支大部隊可不好啃,所以53軍乾脆命令116師讓了出來,準備集中兵力對付西線的日軍。(未完待續。。)
ps: 又替某人代發一章,希望有熱愛軍事和抗戰史的達人多提意見,讓作者這個井底之蛙好好漲漲見識!
第三百七十五章 捷報傳來
“殺給給!”
“好壓古,好壓古!”
……
“撤,快撤!”
……
噠噠噠……噠噠噠……轟轟!只聽槍炮齊鳴,殺聲震野。這裡是西線,駐屯兵第二聯隊的日軍正在瘋狂追擊53軍軍部及所屬130師。他們有150毫米重榴彈炮這種大殺器在手,可謂神擋殺神,佛擋殺佛,所以肆無忌憚,追擊過程十分兇猛,簡直視53軍的抵抗若無物。
也難怪日軍如些驕狂,53軍在西線只有12門野炮和8門山炮,雖然小有實力,但跟日軍的豪華陣容一比就是天壤之別了。面對日軍的瘋狂進攻,周福成軍長只得率領部隊邊打邊撤,一下子就撤了十幾裡。而日軍卻窮追不捨,大有一舉殺入根據地的勢頭。
岡崎清三郎大佐已經忘了楊柳青鎮的狼狽,得意地吟誦道:“無論是釋加,還是孔子,或者基督、安拉,只要擋在日本前進的路上,都將被帝國毀滅!”
參謀長忙拍馬屁說:“喲西!聯隊長閣下不愧是陸大的高材生,不僅是戰術大師,文采也是極好的。”
岡崎大佐心裡雖然明白他是在胡扯,但還是開心地大笑起來。
“報告!聯隊長閣下,師團部急電!”一名通訊兵匆忙從後面趕來。
岡崎接過電報才看過數行,臉色驟變。
參謀長忙問道:“閣下,發生了什麼情況?”
岡崎臉上浮現出慌亂的神色。焦躁地回答說:“第三聯隊在南線吃了敗仗,真是混蛋啊!一個大隊被包圍在靜海縣城,另外一個大隊趕去增援卻失去了聯絡,這簡直就是我們第27師團的恥辱!”
“納尼?”參謀長驚訝地說:“支那軍隊竟敢進攻我們一個聯隊!”他卻不想想,剛剛在楊柳青鎮以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