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部分(第2/4 頁)
還有在蘭封的時候,從友軍手中接收的德國克虜伯75毫米山炮一門和三門法國施朗德75毫米山炮。後面兩種火炮的型號都比較陣舊,效能也比較落後,所以暫時封存了。”
63軍帶到冀東去的那六門山炮並不是97軍繳獲的,而是53軍帶來的。東北軍當時六個軍(五個步兵軍,一個騎兵軍,63軍後來才入關,不算在內),每個軍都有一個炮營,有山野炮各六門。冀東地形複雜,所以只帶去了6門山炮。
程政委歡喜道:“有這麼多啊,那你也別封存啊!咱們現在缺的就是炮,放著不用多浪費!”
郭總監學老毛子聳聳肩,無奈道:“不封存也沒辦法,現在炮兵人手太少,二十六門山炮的炮組成員都沒招滿。就算有再多的炮也用不了。”
程政委失望地說:“啊,你不是早就在33師編練炮兵嗎?怎麼到現在還缺人?”
郭總監苦笑道:“我的同志哥,這才訓練幾個月的時間啊!再說我也不能把全部的人手都調過來使喚山炮,野炮、重炮、高炮也缺人啊!”
程政委嘆了一口氣,哀嘆道:“說到底還是缺人,看來只能等軍校學員畢業了。咦,不對啊,你剛才還說有31門,怎麼一眨眼就只剩26門了?”
郭總監解釋說:“哦,有五門日式山炮有點兒毛病,我就沒有分配炮組,打算以後交給軍校專門做訓練之用。”
程政委忍不住笑道:“看你財大氣粗的!這要是讓朱校長知道了,非氣死不可。”朱校長就是延安炮兵學校的校長朱瑞。那邊的條件很艱苦,據說還在用清朝時候的大炮進行教學。
郭總監哈哈一笑,突然一拍腦袋,建議道:“司令員,你打個報告把老朱也叫過來啊!他要是來了,我這擔子就要輕鬆多了。”
鄭衛國點頭笑道:“好,回去我就向延安要人。”
一行人邊說邊走,很快來到了另一排掩體。這些掩體比剛才那些修築地還要堅固高大。鄭衛國四處打量了一下,笑道:“怪不得楊教授總找我叫苦,原來這麼大的工程。”
郭總監點點頭說:“是啊,為了修築這些掩體可讓冀中父受累了。”
為了讓炮兵可以隨時轉移到根據地內的任何一個縣,冀中軍區抽調部隊修築了大量的掩體和工事。雖然大部分都是由工程部隊動手修築的,但物資卻是由各縣徵調的,總的花費十分驚人。
程政委打量著旁邊一門大炮,問道:“老郭,這就是小鬼子的38式野炮吧?”
郭總監笑道:“是的,不過現在是我們的了。繳獲之後,我們對其進行改裝,換成了更為先進的炮架,讓射程遠了不少,並且運輸也更加方便。”
程政委聽得高興,伸出手去就想拍拍炮管,一名正在清理炮筒的戰士忙阻攔道:“哎,別拍!懂不懂規矩啊?”
這小夥子有些生氣,抬頭一看,發現站在自己面前的竟然是副司令,不由地有些緊張起來,訕訕地說:“報告程副司令,火炮正在進行防鏽處理不能用手接觸。”
程政委笑道:“好吧,摸不得我就不摸了!”又表揚道:“小同志,你為了保護武器裝備,勇於向上級提出批評,做得很對。”
郭總監呵呵一笑,略顯得意地說:“這幫學員基礎差,接受能力也不行,就是愛護武器這方面做得還行!”
這倒是一句大實話。現在這批學員大部分都是從步兵部隊抽調的,以前打仗的時候沒少吃大炮的苦頭,所以格外珍惜。
鄭衛國剛才一直在檢察火炮的維護情況,抬起頭來問道:“老郭,我們現在的野炮有多少門了?”(未完待續。。)
ps: 非常感謝052123所投的月票,呃,貌似是這個月的第一張呢!
第三百三十三章 賞炮中
郭總監屈指算了算,說:“呃,呵呵,像這種75口徑的野炮還真不少。我算了一下,各種型號加起來總共有33門。”
鄭衛國驚訝地說:“有這麼多?”隨之而來的是一陣狂喜,說實話,這大大超出了他的預期。
要知道日軍一個常設挽馬制師團也不過36門75口徑野炮。當然,鄭鬍子手上是一個集團軍,從建制上比師團要高兩級,而且日軍一些精銳師團已經在換裝91 式105毫米野炮了。
程政委也感到奇怪,說:“是啊,老郭,怎麼你這裡野炮比山炮還多?”
雖然同為75毫米口徑,但野炮的射程、威力、重量等資料都比山炮要大得多。一般來說,一支部隊裡面輕便火炮會多一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