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頁)
小裁縫
作者:曉十一
第一章
春末,室外槐樹的枝頭開滿細白的小花,貼著髒兮兮的牆壁,白色的鈴鐺們一串串的,搖搖晃晃,沁人的香氣隨著樹梢的擺動一陣陣地飄進屋裡,不大的空間裡溢滿了讓人愉悅的氣息。
從槐樹樹梢點著的玻璃窗戶望進去,首先落入眼簾的是張寬大的木桌,桌上蓋著厚實的白色帆布,零碎的各色布料亂糟糟地堆放在一塊。桌邊有臺蝴蝶牌縫紉機,黑色的機身擦得油亮油亮的,有個小巧的收音機在縫紉機邊上,正放著張國榮的【沉默是金】。木桌旁地上的角落則擺著臺低矮的鐵皮電扇,現在氣溫還不高,電扇就那樣安安靜靜地站著,綠色的鐵腦袋上蓋了塊藍色的方布。
室內原本該是一片溫和平穩的氣氛。
可現在有個穿著白襯衫的青年,正滿頭大汗地站在木桌前鼓搗著什麼,他的襯衫袖子高高挽起,桌上原本鋪的白色帆布被他揭起一半,幾本厚實的雜誌落成兩個方陣,中間駕著個倒置的電熨斗。
“滋拉——”
伴隨著刺耳的一聲,屋裡滿溢的槐花香氣裡摻進了另一種香氣,桌邊的青年手忙腳亂了一會,木頭筷子在他右手裡揮舞著,伴隨著左手裡的一把湯勺。
電熨斗上糊成一團的雞蛋被翻了幾個身,有一些從熨斗邊緣落下掉在桌面上,很快被青年用筷子夾住塞進嘴裡。
“燙!好燙!”他張嘴吸氣,嚷嚷著,然後慌里慌張地跳到牆邊拔了電熨斗的插頭。
這不過是個普通的裁縫鋪子,十六平米的房間裡擺著一張工作桌、一部縫紉機還有一張木板床,床上方掛著幾件衣服,三件成衣,三件半成品,那都是給學校裡的老師們做的。
熨斗上炒出來的雞蛋味道並不算好,青年還是津津有味地吃完了,正想收拾東西,外面響起敲門聲——
“小劉啊,是我。”
青年趕緊放下筷子和勺子,趿拉著拖鞋去開門。
門外站著的是個笑吟吟的老者,青年露出個笑臉來,正想喊出聲,有個男孩子從旁邊走出,站到老人身邊。
高高大大的男孩子,從沒見過。
青年愣了愣,還是邊讓開門邊跟老人問了好。
進到屋裡,老人四下環顧了會周圍的環境,在青年搬過來的屋裡唯一一張椅子上坐下,拉過跟他進門的那個男孩子,對站在面前的青年說道:“小劉啊,這個是小顧。”
被老人喚作小劉的青年這才又抬頭看過去。
面前的閒閒站著的男孩子,看起來大概十八九歲,生得很漂亮,有著不太符合這個城市氣候的白淨面板,黑亮的眼睛讓他顯得很有精神。
青年對他友好地一笑。
“我叫顧浴洋。”男孩子扯扯嘴角,那表情看起來似乎是回了一個笑容。
青年馬上又咧嘴笑了,對於別人表示出的友善他總是覺得特別高興,點點頭,他說道:“我叫劉理。”
這就是劉理和顧浴洋的第一次見面。
那是劉理去X城的第二年,正好是一九八八年,“八”一直是個很吉利的數字,“八”和“八”疊在一起就讓人覺得無比富足。
這一年從元月起劉理就在祈禱著自己裁縫鋪子的生意能快點好起來,好早些還上問楊教授借的一千塊錢。
楊教授便是帶著顧浴洋到劉理鋪子裡的那位老者,他跟劉理認識三年,顧浴洋則算他的遠親,只不過顧浴洋從小在美國長大,今年剛剛回國,楊教授一直都沒見過他。
既然帶了個陌生人過來,楊教授便勢必要好好給劉理介紹一番顧浴洋的背景。據說,顧浴洋在國外呆的時間太長,回國後連家鄉話都不會說,他對老家的風土文化一點都提不起興趣,當然也沒有按照長輩們的期望進入家中企業去做事。起初,顧浴洋一直呆在家裡無所事事,現在他覺得家裡無聊,便吵著要回美國,惹怒了他的爺爺。
老人家年輕的時候留過洋,在國外的年月間接助長了他的愛國情懷,戰爭時期老人家也是著名的愛國民主人士,所以相當看不慣自己孫子這副遊手好閒的做派。
顧浴洋的爺爺和楊教授有些親戚關係,又是老同學,兩個老人家平常一直走得很近,這次顧浴洋的爺爺便把孫子託給楊教授,希望孫子在專研中國古代史的楊教授家裡得到一些薰陶。
可顧浴洋在國外受的教育太過於自由,而且他對歷史一點興趣都沒有。
他大概算是嚮往並熱愛中國文化的留學子弟中的異類,他懶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