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自己做反面例子安慰他呢,結果父皇就召見我了——事實上我根本不願意見到父皇,因為他每次想起來見我,通常都沒什麼好事。
我讓青陽提著我的食盒先回去,然後整了整衣冠,跟著那個內侍去了御書房。
此時御書房外已經有兩個兄弟候在了那裡,他們一個是張賢妃的兒子晟,另一個是趙德妃的兒子軒。他們兩個年紀都比我大,但礙於身份,不得不向我行見面禮。
過了一會,父皇便召我們進屋去了。我們互相看了一眼,面上都有些詫異。
父皇的兒子有很多,但除了我們三個,以及被遷去了封地的晉王焱,其他那些兒子的母親品級都不太高,所以我略想了想,猜測父皇只召見我們三人,想必是有什麼要緊事情,只與我們三個有關。
進了御書房,我和兩位兄長依次給父皇行了禮,卻發現父皇正忙著批閱奏摺,根本無暇看我們一眼。
此時父皇身邊的齊公公笑眯眯地走過來,將三份地圖發到我們手中,對我們道:“三位殿下,皇上說,這次的季考,就考這個。”
我和兩位兄長面面相覷,看著手中的地圖,都有些懵。
父皇抬頭看了我們一眼,終於開了金口:“三日後,你們以書面形式將答案呈給朕。”然後就揮手讓我們退下了。
我這才想起,又到了每季一考的日子了。自我們滿五歲之後,父皇就為我們每人找了一位老師,進行一對一授課。每逢季末,他都會召我們去御書房,對我們的學業情況進行考核。
但以前大多是以問答形式考核,像今天這樣莫名其妙的考題,還是數年來頭一遭。
出了御書房之後,兩位兄長似乎不願與我多言,向我行禮告辭後,便結伴離開了。
我一邊往回走,一邊展開地圖看了看,根本摸不透父皇的用意,不由情緒低落了下來。
這樣低落的情緒,一直持續到吃過晚膳之後。
晚上臨睡前,我照例去青陽的小偏房裡呆了一會。
以前都是我嘰嘰呱呱地找青陽說話,但是這一次,我卻沒有了說話的興致。
青陽原本在看書,見我一反常態的安靜,忍不住放下書冊問我:“殿下何事抑鬱?”
我從懷中掏出那份地圖,遞給他看,並將父皇的要求一併說了,末了愁眉苦臉地道:“這次的考題一點提示都沒有,只給我一張破地圖,根本看不懂。”
青陽卻像是被那幅地圖吸引了一般,盯著它全神貫注地看了半晌,然後抬起頭對我道:“這應該是幾百年前衡黎國的疆域地圖。”
“衡黎國?”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以前聽老師講過大曜之前的歷史,那個時候整個九玄大陸分為內邦和外邦,內邦又分裂為四個小國,其中位於西面的便是衡黎國。
後來我大曜的祖皇帝帶著七位大將率軍征戰四方,先後將四個小國收入版圖,從而結束了內邦長期以來的的分裂局面,建立了大曜帝國,成就了一代英雄傳奇——這是民間孩童都知道的故事。
但關於衡黎國,我知道的也就僅限於此了,沒想到青陽卻能僅憑一幅地圖,就能辨認出這是當時衡黎國的疆域。
我心下有些不服,問道:“你如何知道這是衡黎國?”
“這是衡黎國的都城,”青陽指著其中一個標記點道,然後又指了指外圍的國界線,“這是衡黎國中興之前的版圖。”
“中興之前?”我發現青陽說的我基本上聽不懂,於是只好虛心求教,“什麼是中興?”
“歷史上衡黎國曾內亂過一段時間,史稱四王之亂。”青陽一邊解釋,一邊指著地圖上被二度劃分的一塊塊小版圖道,“這裡,這裡,這裡,還有這裡,都是衡黎境內的大貴族封地,這些貴族羽翼豐滿之後,不甘心再向孱弱的王室俯首稱臣,便在自己的封地上自立為王,意圖造反。
“而當時的衡黎國,南有苧羅國虎視眈眈,北有鐾霽國肆意犯境,可謂是內憂外患,岌岌可危。就在此時,衡黎老國君駕崩,新君即位,立即大刀闊斧地施行改革,先是削弱了大貴族的勢力,然後在短短几年間就逐一掃平了四王內亂;同時對外也顯示出了逐漸強盛的國力,震懾了鄰國,從而消除了外患,史稱衡黎中興。”
我一邊聽一邊點頭,不由對青陽淵博的歷史知識心服口服,末了問道:“可是父皇給我這幅地圖,是想考我什麼呢,難道是關於衡黎國的歷史?”
“應該不會如此簡單。”青陽沉思著,搖了搖頭。
我頓時有種淚流滿面的衝動,對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