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2/4 頁)
年來兩人目睹原旭晨所作所為,即使深知他用意如祁融,依舊不能接受他當下生靈塗炭的舉動。祁融不好評價天下歸一是不是久安的權宜之計,但眼睜睜看著身邊人一個個死去,他做不到原旭晨的無情。
他是人,當其他摯友和愛人生命遭威脅時,他顧不了什麼天下大義,他只要他愛的人活著,即使與把他養大的兄長為敵。
正如龔柯所說,他差原旭晨至關重要的一點,便是感情用事。
所以他差一點害得祁路跟他一起死在狼吻之下。
是了,祁融怎麼會不知道,原旭晨正是深知寒流過後狼群無食,自野人族飄出的血腥味會吸引狼群圍攻,才讓祁融和祁路在冬季上了山。
他這是想神不知鬼不覺除掉知他最深的兩個人,兩個最親密的摯友啊。
自聖山僥倖逃脫,祁融便痛下決心拋去以往所有顧忌,包括對原旭晨的情,以及對祁路感情的踟躕。生死關頭,什麼倫理皆不重要,他只想跟最愛的人緊緊相擁永不分離。最絕望的那一刻祁融深深懊悔不迭,若這樣不明不白死去,他的遺恨,祁路的遺憾,姐姐的遺願,都將帶進墳墓讓他生生世世不得安寧。他在九泉之下既無顏面對愛人也無顏面對親人。
因此獲救之後,他與祁路又恢復到以往的關係,甚至待祁路比以往更寵,祁路說一他不敢言二,毫不避諱親友和百姓的另眼。
漸漸身邊的人也習慣並接受了。一半因為對祁融的愛或尊敬,另一半則迫於祁融的強勢。這傢伙回來之後頗有向原旭晨靠攏的趨勢,言行處事犀利果敢,深謀中有大膽,卻廣納賢才建言,唯獨對眾人之於祁路的態度說一不二,絲毫容不得別人對祁路一絲不敬。
所以瞭解祁融的人都知道,祁小將軍是留國儲君的心頭肉,寧可得罪祁融,也不可以得罪他。
祁融自暴露之日起便當上了留國儲君。留王除了祁融再無子嗣,所以祁融很早就是預設儲君,只是現在讓他名正言順而已。與其說是儲君,不如說他便是留國的王,留王退居後宮把所有權利都交予他,只在他和祁路身體之事上行使話語權。
留王早年喪妻,後來又失去唯一的女兒,兒子常年不在身邊,他早已看淡生死,把寂寞當夥伴來陪。這會兒兒子突然回來,還意外帶了個親外甥,長得同他孃親一般標緻,真真讓留王樂得年輕了十數歲。雖然聽說祁融“一生只祁路一人”的誓言後遺憾了好久,但終究只嘆息一句“兒孫自有兒孫福”,便率先表態為他們掃平了路。
說不感動必是違心。祁路長這麼大第一次瞭解親情所謂何物,留王的疼愛讓他幾乎落淚。這便是孃親心心念念讓他回去的故鄉,只一眼,他便與它血脈相融,合而為一。
作者有話要說:
赫鈺被炮灰了,這個喜感任性的傢伙終於在成為有擔當的男人之後不久被我寫死了。。。他是個聰明人,只是腦細胞用在經商上,性格又懦懦,在這些bug傢伙面前就顯得比較弱了。哎其實我可捨不得他了!
於是派愛妻過去陪他。
兩日論文加聚會,第一次沒按時更新,但顯然沒人惦記兒子們,傷心。
此文快要完結了,阿琴深刻反省,可能這類嚴肅的傳奇類文真的不符合看官口味,儘管我自己構思得熱血沸騰,但顯然沒把JJer調到同頻狀態。大兒子快要養成已經調整不過來,以後若再養娃我會注意。
近日心情低落興趣缺缺,我盡力寫好結尾,如有處理不妥之處望不小心踩到此文的看官諒解。
鞠躬。
☆、第40章 帝王盛宴
留國上下不過一年便被祁融收拾得服服帖帖。憑著祁融的膽識謀略,配以祁路的驍勇善戰,他們的名聲不脛而走,受到來自各個被凌國欺壓國家的協助,力量得到不斷擴充。赫鈺夫婦的死,終於讓這柄隱藏的利劍亮出來,劍鋒直指凌皇宮裡鎮宣殿中龍椅上的殘酷帝王。
武曜三年春,凌皇原旭晨娶雁國國相女兒為妾,稱燕皇妃。凌軍佔領雁國皇都,將皇宮夷為平地,皇親國戚或發配邊疆或貶為平民,國土淪為凌國所有,雁國自此不復存在。
同年冬,凌軍第一次伐商失敗。留軍與商軍聯合,損失慘重。皆因原雁國皇都附近亂民造反,凌皇不得不派軍鎮壓,聯軍才得以逃過幾乎全軍覆沒的局面。另外,燕皇妃誕下一子,為凌皇原旭晨長子。
武曜四年春,龔柯率舊部輾轉來到商國,投靠祁融和祁路。
同年,凌國佔領前雁國以北、凌國西北一個小國,另有一個小國主動投誠。反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