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3/4 頁)
之間,做一個自由自在的王老五,這似乎更適合陳秋?
林春心知,他註定只是陳秋命裡的一個過客,如果將陳秋的人生比喻做一幅畫,那他林春在這幅畫上,就是暗角處那粗糙的黑色一筆,好似是粗心大意的畫家不小心畫上去那般。這麼美麗風流的人兒,只需要有彩色斑斕的人生即可,並不需要那突兀的黑色。
尋常男女在做愛過後,總是恩愛更勝從前,情意綿綿,林春卻由此預見到他們分離那天,還要到很久之後,他才知道那時的自己到底是富先見之明,還是杞人憂天。
「你在想什麼?」陳秋的聲音又變得迷濛,直要挑起人心中的慾火。
「想你在想的東西。」林春答,捧住陳秋的臉,凝視,並未有親上去。有些時候,距離太近,反而不容易看清全域性,使人容易迷失。
「我在想什麼?」陳秋笑彎了眼,眼底下寫滿赤裸裸的慾念。他的手伸到林春的大腿內側,那勃起的灼熱頂著林春,不太陌生。
「想一些白痴的事。」雙唇相貼,以曖昧封去掃興的話。
天由亮藍色變為魚肚白。
(FIN)
========================================
《春秋》87(美攻平凡受)
…其實剛才發過一次,但怎麼顯示不出來……
=========================================
在十一月的第二個星期,林春在班主任黑柴人的「千呼萬喚」之下,總算交了志願表。那廿五個choices說難選,又沒想像中的難選。老實說,只要想好頭六個學系,往後的就不難選了。林春是文科生,在香港,文科生的路是狹窄的。
開啟那本選科指南,先將理學院、醫學院及工程學院的科叉去,已先是少了一大半。而林春沒讀經濟,那商學院的又可以叉去,只剩下文學院和社會科學院。林春的嘴角勾起一個諷刺的弧度,想 : 到底先前為了選系而苦思冥想,是為了什麼呢?
到底,文科生的路根本就不多。香港是所謂的「知識型經濟社會」,巧立名目,實際上大家都不知道這是什麼。在這個城中能吃得開的,無非是地產霸權和商界、科技界的人。若是出來辦雜誌報紙? 也行,只要去大集團,如蘋果集團、東方集團這些良心泯滅、狗仔隊橫行的地方,那你也能撈一筆。
在這世道,還有理想去辦文學、開創風格的,並不是無,只是不多,而他們亦從來不是焦點所在。就好似一團鮮黃鮮紅的星雲外圍的十幾顆黯淡星子,光芒猶在,只是未必有知音能發掘它們。
香港的生活……不,不如說是世界上很多大城市的生活,可以說是病態的。在同一個年齡裡,每個人的生活就像倒模出來般一樣。就年輕人而言,講起快餐,大家都吃KFC和麥當奴,要吃Pizza就是Pizza Hut,女生買衣服,穿的是日韓系時裝,上網用Google,手機上臺不是Peoples就是3。搶iphone。要看書,就去流行小說區,買書就去商務、大眾、天地、三聯,看雜誌嗎? 忽周、壹周、3週刊。去主題公園? 那只有海洋公園跟迪士尼。
因為這個城市已漸漸失去自己獨有的文化,外來文化填補我們的空白,繼而吞食我們僅餘的一塊東西,於是我們漸漸也失去自己的特色。單是書局就是一個好例子。二手書店漸被淘汰,大家都喜歡去有空調、將書分類妥當的大型書局,就算真有人想去那些舊式書店闖闖,亦不懂要怎麼去了。
沒有文化。文科生讀的就是文化、歷史、文學,都是轉不出一個錢的東西,如此一來,一個文科生要選系,還能碰上多大的困難? 只有一堆極有限的選擇。這也好,將範圍收窄了,用不著三心兩意。
最後,林春用了一天就搞定了選系的問題。陳秋當初跟他約好,要等林春想好選擇,他才會將自己的選擇告訴林春。現下,他們在學校交換選科表,戴志和李旭分別站在他們身旁,八卦著他們的選擇。
「哈,被我猜中了,秋秋的first choice果然是C大BBA! 但我倒想不到你將C大英文系放第二位,雖說你英文一向不錯。」戴志站在林春的桌旁,一手支著桌面,一手壓住林春的椅背,半罩住坐下來的林春。
李旭抱著胳臂,半俯下身看陳秋手上、林春的選科表,呆了一會兒才說 :「真是讓人大跌眼鏡。林春,你當初不是說過選K大嗎? 到頭來你卻將兩個C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