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3/4 頁)
君家生活富裕,當有一副好妝奩,倒是略有些意動。哪曾進初進府時,引路的恁殷勤,見了這府君娘子,也是笑盈盈。一打照面兒,再一說話兒,便再無個下文兒。府君娘子又只管與洪秀才娘子幾個說笑,並不多與她說些甚麼,她便有些不忿。回到家中,臉上猶冷硬。
哪知那裡頭申氏正獨留下秀英來說話,也是面上冷硬:“盛家家教,是否不好?”秀英吃了一驚:“娘子從何看得出來?”申氏搖頭道:“看她女兒,女孩兒家眼神兒賊溜,目光不正。總好往這些耀眼物事上頭看,可見沒有教好。”
秀英道:“小孩子家見得少,看到新鮮物事,多看兩眼也是有的。”
申氏笑道:“你休與我打這馬虎眼兒,新鮮看是一樣看法,恨不拿到懷裡看,又是另一樣看法。小孩子家也有眼皮子淺的,卻不見她這般但凡見著好的便想要的。你聽她說甚?爹孃出了孝便好了。好甚?不用守孝了,可以玩了。祖父死了,不傷心,卻是嫌他死了礙著她玩了。”
秀英道:“說來這盛小秀才的父親……”便將洪謙平日不喜盛父之語說了。
申氏嘆道:“你也看出來了,我原中意這盛小秀才的,今日一看,也只好作罷了。”因想九哥與玉姐之事,然五哥尚未定親,申氏雖與酈玉堂說,這些個兒子,哪個遇上合適的便與哪個定親,卻真不好上頭幾個哥哥一個動靜也無,便先盡著這頂小的來。又想那齊同知的女兒,倒是不壞,可與五哥先定下。忙完五哥,便定下玉姐。
秀英與申氏再說兩句,便也回來。她卻不知,申氏聽她說盛家不甚好,心中也是鬆了一口氣的。原來申氏不知為何,卻有一個癖好,見不得人下巴上生痣,也不是不拘何樣痣都不喜,只是這潘氏下頦上一顆美人痣,無論大小、色澤、位置,皆是挑她最不喜的地方兒長,申氏看得忍無可忍,還是忍耐著撐到送走潘氏。現今可好了,不用一想有這樣一位親家便渾身不自在。
————————————————————————————————
秀英回到家裡,洪謙早攜玉姐回來了,還了馬、算了租金,換了衣裳正在喝酸梅湯來。回來將盛凱之事當作談資說來,且嘆:“他終與我孃家有恩,卻要受家人拖累,可惜了了。”洪謙眉毛一動,斜眼兒看看妻女,復又一本正經坐著,端端正正端著碗來喝那酸梅湯,彷彿碗裡那不是消暑的湯,倒是止此一副的救命藥。
玉姐這裡喝完酸梅湯,往去尋蘇先生,袖子裡取中個油紙包兒來:“這是西街上那家秦記鋪子裡的好雞腳,滷得上味兒,帶來與先生下酒。”語畢便交與明智兒。蘇先生上了年紀,有些兒嘴饞,然又持養生之法,不肯亂了飲食,是以凡有這等愛吃之物,也只在飯時吃。
蘇先生鬍子底下舔一舔上唇,咳嗽一聲,和氣問玉姐:“心中可痛快了?”玉姐近來胸悶他是知道的,是以不禁父女兩個出遊。玉姐一笑:“好多哩。先生,爹說還要帶我出去散心,我爹這樣兒,可耽誤功課?來年考試……可能中?”說著便悄悄伸出手來,便兩手拇指食指捏著蘇先生袖口兒,慢悠悠來回晃著。
蘇先生看這小女學生嬌俏可愛,啞然失笑,故意板著臉兒道:“他用心,便能中,再胡鬧,便中不了。”玉姐悶聲應了。蘇先生看夠她蔫頭耷腦的樣兒,方說:“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出遊一二也是無妨,只不要太多。還是問心,心散了縱端坐讀書,也是沒用。若有心,一月裡出遊幾次,只要回來時讀書過心,也是無妨。”
玉姐猛然一抬頭,與蘇先生一個大大的笑臉兒,那般明豔,將蘇先生嚇了一跳,笑罵:“你又淘氣。”
自打有了蘇先生應允,玉姐便更快活。洪謙說與秀英,又與玉姐裁了男裝來。過不數日,待洪謙再看蘇半仙那小細脖勁兒便覺手癢時,又將閨女拎了去城外。這一回卻將弓箭也攜了出來。此時禁武,並非諸般兵器皆禁。譬如這弓弩,只禁弩,禁弓也止禁三石以上之弓,所謂禁的“強弓勁弩”。實則這三石之弓,須得百來斤力氣方能張得開,禁與不禁,與尋常人,也沒甚大差別。所防的,乃是三石之弓射得遠,恐行刺。
父女兩個並不用這等強弓,拿那一石半的充數兒,玉姐拿這弓,且開不滿。一路上也止射下幾隻雀兒,最大不過是隻野雞。回來卻好燉一鍋湯,端去孝敬了林老安人。
自此上了癮兒,待到秋風漸至,草尖兒黃了,她的準頭大有長進。卻獵那肥肥的兔子,拿來做了丸子,頗合蘇先生胃口。吃人嘴短,蘇先生卻並不理會這個道理,他老人家講究個“食君之祿擔君之憂”。玉姐開始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