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第1/4 頁)
“是。”秦可淮艱難地回答道,然後僵硬地轉身離去了……
挽鳳大政 第一百四十八章 國事
第一百四十八章 國事
挽鳳國的日子隨著儲君的歸來趨於平靜。一片繁華,朝堂上也是相安太平,君臣融洽。只是其中的圍繞在朝堂上空的暗雲湧動,陰鬱的氣息在當事人之間繚繞,宛如一張猙獰的鬼臉咧著牙笑。
從劉府回來之後,鳳尋也不再向鳳仁玉對於楚歌的安排提出了什麼異議,甚至就像沒有發生過這件事一般,絲毫不再提起過楚歌。這讓鳳仁玉隱約覺得有些擔心,因為鳳尋不是那種妥協的人,不是不容易妥協,而是從來就不會妥協。
或許是因為對鳳尋有些愧疚,又或許是身體的原因,鳳仁玉逐漸將大部分朝政交由鳳尋擔任。鑑於六國盟會的‘完美表現’,鳳尋又一次擔任攝政一職,執掌挽鳳大權。而秦飛揚,依然做著他的將軍。
在儲君攝政之前,御史大夫劉博蘊提交了彈劾京兆令的文書,就在鳳仁玉審查的時候。祈夙城又發生京兆令之子橫街罷市、欺良壓善,打死了賣唱的一對父女後依然逍遙法外。
鳳仁玉聽聞後震怒不已,拍案而起,旋即下令撤了京兆令的職。交由廷尉審理;直接杖殺其子,遊街示眾,以慰民心。
從事發到陛下聖旨宣到,不過半日,頗體現出鳳仁玉雷厲風行的鐵腕風格。
第二日,京兆令一職空缺,因為還沒有開始科考,京兆令一職也無法隨意選任。於是吏部受皇令開始在京中各大才子之間選拔適合的人選。結果,挑選來挑選去,發現只有顧氏一門——如今的顧家長子顧謝書是最合適的,溫潤有禮,進退有度,含而不露,翩翩才氣。但是深怕顧公子推辭,便齊齊上書由陛下裁奪。私底下,也不乏好事者,或熱心者勸說顧丞相,顧長青可謂是喜憂參半。
鳳仁玉倒是英明,將鳳尋叫去書房聊了一會,從古論今講了好多君王禮遇賢士的例子,大抵是想說明‘為君納賢,必躬身迎之’。鳳尋微笑應諾,出了書房便親自趕往了顧府,與同窗顧謝書促膝長談一番。據說,出了丞相府的儲君笑容滿面,又馬不停蹄地去了御書房。
當天晚上,女皇的任職詔書便送到了顧府。稱顧公子才華橫溢。是不可多得的青年才俊。任其為代京兆令,即日上任。也就是說,讓顧謝書在正式京兆令挑選出來之前,暫時代理京兆令一職,行使職能。
於是,吃到一半晚飯的顧謝書不得不接了聖旨,匆匆趕往京兆令的辦公處,徹夜接手京中一切大小事宜。天矇矇亮的時候,自家書童就送來了宮中趕製出來的朝服,請顧謝書上朝。
顧謝書正是踏入官場的第一日,也是鳳尋正式開始掌握挽鳳的第一日。朝堂相遇,這對昔日的同窗相視一笑,便移開了目光。
還沒有仔細品味著其中的平靜,日夏皇帝的求婚國書宛如一塊巨石在挽鳳的朝堂之上砸出了滔天巨*。文書由夏言歡執筆,言辭誠懇直接,筆觸生動。大抵是仰慕挽鳳儲君空靈風姿,望求秦晉之好,也為兩國未來的水**融、長治久安以及東影的和平發展奠定基礎。
‘水**融’,顯然朝中大部分人也咂摸出其中意味了,這日夏想來是想透過血統融合的方式將挽鳳不費吹灰之力地佔據。東影歷來沒有帝王和帝王之間的聯姻,日夏這番舉動。實在引人遐想。
朝中大臣對於這封求婚國書達成了空前的一致,所有人都堅決站在拒絕的立場之上。只是這也是六百年來六國之間第一次聯姻舉動。何況日夏國力日漸強盛,還有日夏鬼神蕭暮晚對此事的態度甚不明朗。若是借‘挽鳳損了日夏威嚴、沒有和平相處的誠意’的由頭,進軍挽鳳可如何是好。
態度是堅定的,就是要拒絕日夏求婚國書;但是拒絕形式的形式卻是著實令人頭疼。就在百官陷入苦思之時,居於金鑾之巔的鳳尋清甜的聲音如同甜酒般醉人脆生生地響起:“日夏國能夠心繫東影穩定,本宮若是不做些什麼,就難以在東影立足。況且聯姻是為了兩國友好,既然如此,這婚書,便應下吧。”
此言一出,百官變色,皆跪拜不起:“請殿下三思。”顧長青更是焦慮在心,生怕向來不按理出牌的儲君真的會做出這樣的事來,率先說道:“東影尚無兩帝聯姻之先例,我挽鳳皇室向來血脈珍稀,怎能容他國血統玷汙。”言辭犀利無比,針針入骨。
秦飛揚和在場的秦氏家將臉色驟然一變,愈發黑沉。這句話儼然中傷了秦飛揚,在批駁他玷汙了鳳氏血脈。秦氏一派想,這顧丞相雖然是情急之下脫口而出,但不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