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3/4 頁)
筆刀痕,如今陡然間拋卻了宿命的枷鎖,爭得了一分自由,她卻不知道該何去何從了。
第561章:珍珠志(9)
第561章:珍珠志(9)凝思了許久,最終,只得回到最初的設想。雖然歆月再三囑咐她不要回北秦三十九州,尤其是金川州。但是,阿柔細細想了半天,最終還是決定在離金川不遠的地方,找一處落腳點。
尚且記得,兒時母后回家省親時,自己曾在宮車捲簾之中,窺見那古雅小鎮的斷橋烏宅。
半個月後,阿柔就帶著小安,隨一個北上的商隊,在一個名叫黃岐的小鎮上落了腳。
商隊是特地來此處收購北方珍稀的各種藥材的,而該鎮名叫黃岐,其實也是正是因為盛產各色藥材而出名。
小鎮不大,大約住了有七八千人的樣子,集市很繁華,從地上擺著東西,檔主卻不在現場也沒人敢亂動貨品的場景來看,應該也算民風淳樸。
她就這樣在小鎮裡住了下來,租了一間小小的屋舍,獨門獨院,地處偏僻,門前生著兩株垂柳,此時入秋才打了第一場寒霜,柳葉光禿禿的,枯黃一片。
阿柔僱人進來打掃了庭院,又添了幾樣屋裡缺的傢俱,房東還挺不好意思的過來對她說,這些買傢俱的銀子都可以在月租裡頭扣除。
房東是一個三十多歲的胖胖婦人,長的樣子十分和善,膝下有一雙兒女,丈夫是鎮裡醫館的坐館先生,這戶人家在鎮裡也算是小康之家。
見阿柔單身一個人帶著孩子,便動了女人的柔善心腸,後來又聽說這租客才剛新寡,被婆家的兄弟妯娌排擠,這才不得已帶著孩子遠走他鄉時,對阿柔就愈發的好了起來。
阿柔在商隊時,便改名叫林三嫂。到了小鎮之後,她一身樸素的穿著打扮,加上連日奔波勞頓,長髮挽上去,對鏡一看,儼然一介憔悴的小寡婦。
阿柔學著做最簡單的家務,儘管歆月給她準備的包袱中有足夠她買宅院安穩享受僕人伺候的餘生,但是,她還是一分一分仔細的算著花銷。
反正她現在有的是時間,一大早起來,趁著小安還在睡覺的時候晃悠晃悠著去菜市場買了菜回來。
然後,躲在廚房裡,仔細回想著自己以前吃過的那些菜餚,還有在苦役司時看著掌勺的大娘炒菜的情形……從最初炒一個雞蛋需要半個時辰,到漸漸能夠麻利的煮出一碗三鮮湯麵,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的過去了。
第562章:珍珠志(10)
第562章:珍珠志(10)她開始一遍又一遍的教小安開口說話,小娃兒依依呀呀的稚語,是她最喜歡的聲音。
幾個月在廚房裡練習煎燜炒炸下來,那雙曾經精心用百花香膏保養的玉手,漸漸長出了一層薄薄的幼繭。
可是,她炒出來的菜,也逐漸能夠讓自己不再皺眉了。
小安會爬會扶著牆根搖搖晃晃的走路了,她白天帶的精疲力竭,晚上卻睡的異常的寧靜。那些曾經纏繞她的黑色夢魘,再也不曾出現在她的腦海裡。
躺在溫暖而廉價的棉被中,枕著蕎麥殼的清香入睡,遠遠比過去住在高牆大門侍衛重重的宮廷中來的安寧而安心。
房東太太有時候沒事會主動過來找她聊天,給她送些自己新蒸出來的饅頭或是包子,兩個女人坐在冬日暖陽的庭院裡,逗弄著可愛的孩子。
阿柔住的院子裡有一顆不高的榆樹,有時候小安睡了,手裡也沒有什麼事情時,她會一個人呆呆的站在樹下,仰望著縫隙裡的一點天空。
她不知道那樹上有什麼,只是靜靜的仰著頭望去,久久的凝望,半眯起眼睛,無喜無悲,視線穿透了塵封的歲月,恍若一汪清澈的湖水。
寒冬很快來臨,阿柔趕在下雪之前,為小安和自己添置了幾身簇新的棉襖子。
屋裡自然是添了新的厚棉被,至於炭火麼,阿柔只買了廚房裡用的黑炭,往日自己冬季常用的銀絲炭,在這個小鎮上,那是買也買不到的。
更何況如今她哪裡還用那個炭呢?如今她只是一個老百姓,老百姓就該有老百姓的樣子嘛。
小安現在已經會清晰的發出一個單音了,他叫她娘,奶聲奶氣的聲音,逗的房東的那一對已經五六歲的兒女都忍不住時常偷偷在門縫裡看著這個小娃娃。
日子過的平靜而安寧,大雪飄落時,阿柔穿上一件銀青色的棉襖,扣上衣釦時,她忽然發覺,自己不知不覺間腰身居然長出了一點肉來。
“娘……”小安穿著新棉襖,在炕上掀開被子,伸出兩隻小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