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2/4 頁)
合不攏嘴,又囑咐林氏:“想來平日在相府她也是這般在宅子裡行走,且先把咱們家的那些規矩放一放,由得她去頑罷。沒得千里路上來了,還要拘著孩子不得開心……”
林氏哪裡還敢管著柳明月?
溫毓瓊雖每日跟在嫡母身邊學規矩,但對這位表姐,卻是十二萬分的羨慕。
柳明月不知因著她,將溫家三房後院裡的規矩全部推翻,如今看溫友昌寫的遊記又正在興頭上,每看到不解之處或者欣悅之時,必要跑去追著溫友昌詳細詢問。
虧得溫友昌記憶力比之旁人強上許多,在她挖空心思的追問之下,居然答的遊刃有餘。
由是柳明月覺得這位二表兄有大才!
被薛寒雲堵在溫老爺子書房門外,她的第一反應便是興沖沖撲上去炫耀:“寒雲哥哥,二表兄太厲害了!”就跟小孩子尋到了心愛的玩具,必要與親近的人分享一番喜悅之意。
薛寒雲內心陡然到了警戒邊緣,勉強露出個笑容,溫聲道:“不知道二表兄哪裡讓月兒這般讚賞了?”知已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柳明月將溫友昌寫的遊記小心遞上去,雙目亮晶晶,帶著試探之意:“寒雲哥哥,我們……可以去這些地方玩吧?”
薛寒雲接過來,起先不過是略翻一翻,可是翻過兩頁之後神色便凝重了起來。
溫友昌只是個尋常學子,甚直他對考功名都不感興趣,只對四處遊歷及各種雜學感興趣。但薛寒雲出自軍人世家,深知詳細的地形圖及風俗人文天氣變化對一場戰爭的勝負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薛寒雲心內震憾:溫友昌到底知不知道他這份遊記的重要性?
溫友昌的遊記以自己親身所歷所感,及與當地百姓詢問兩者相結合,每至一處,也有詳細的地形圖,及各地風貌習俗天氣變化外加飲食傳統,又或字尾有趣的俚語或傳說,讀來頗有意趣,恨不得引人親歷。
對這位二表兄,薛寒雲此刻已經不止是警惕了。
他不答反問:“月兒想去四處遊歷?”
柳明月興奮點頭:“本來也沒想過那麼多,可是看過二表兄的遊記以後,恨不得現在就出發,也去看看大啟萬里江山……”
薛寒雲安撫性的摸摸她的腦袋:“將來……”將來有沒有機會去四下游歷,他也不知道。
面對這樣天真無邪的笑顏,他忽覺心內躊躇,說不出的沉重。
從城破家亡的那一刻開始,他身上揹負的不僅僅是活下去一個目標,還有將來重回邊疆,守護一方安寧的信念。但是,如今面對著這樣笑如春花的臉孔,他忽然說不出任何話了。
除了這個信念,他還想貪心的想要與她長相廝守。
可是,她是相國府的獨女,自小金尊玉貴長大,何嘗受得了那份苦?
柳明月不知薛寒雲所思所想,見得他整個人忽然之間神色怔忡,似有諸多猶疑,也想到她們是前來拜訪外祖一家,這樣貿然遠遊,恐怕外祖在阿爹那裡也不好交待,便安慰的扯了扯薛寒雲的袖子:“寒雲哥哥,我只是說說,此時不能去玩,以後……總有機會的罷?”
薛寒雲眼前一亮:此生……總有機會的吧?
多年之後回首,薛寒雲深深的慶幸他這趟江北之行。
彼時他也只是鄭重向柳明月承諾:“以後有了機會,我便帶你去各處看看……”
柳明月見得他答應,便極為高興,又想到這些日子被圈在宅子裡不曾出去,偶爾被長房的表姐妹們邀請去玩,也無甚趣味,好不容易見得薛寒雲有空理她,便揪著他不放,轉頭圖個近便,將溫友昌寫的遊記暫且存放在溫老爺子書房的書架上,拉著薛寒雲要去外面玩,又遣了夏惠去向溫老夫人告訴一聲。
薛寒雲思及這些日子冷落了她,內心抱愧,索性答應了她。哪知臨出門前卻遇上了從外面回來的司馬瑜。
司馬瑜見得他們要出遊,哪肯不來湊這熱鬧?
柳明月雖知這位乃是蜀王世子,但對他整日霸著薛寒雲還是頗有微詞,若非對方是男子,她早有一籮筐話要砸過去。瞧在他是男子的份上,便忍著。聽得他也要去,從薛寒雲一側探頭過去,瞪了他一眼:“世子殿下缺什麼,我與寒雲哥哥來的時候給你捎回來。”
司馬瑜也是個霸道的性子,男女之情尚未開竅,旁人不讓他做的事,他偏要來做。初與溫友昌相識,死纏著他,溫友昌拗不過,問起姓名,溫友昌隨口胡諂:“在下陸叄。”他便隨口叫人家“阿三”,哪怕進了溫宅至今不肯改。
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