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4 頁)
第四章 母儀天下 第二十三節 計劃北巡
三月,隋帝從東都洛陽回到西都長安。四月,隋帝下詔安撫河北,開始北巡。這一天的蕭後,正和蕭嬪準備著杲兒一週歲的生日。中宮裡熱鬧非凡,搬東西的人絡繹不絕,好不容易忙的差不多了,皇上還未回宮,蕭後和蕭嬪坐下來聊聊天。蕭嬪說:“聽說皇上又要北巡,我們都得去?”
蕭後點點頭說:“是的,就這幾天就要動身了。”
蕭嬪說:“北方比不得南方,道路又難走,又相對貧瘠,為什麼非要去呢?”
蕭後說:“皇上說北方的突厥等小國,不知道我們大隋的實力,時常騷擾我大隋邊境。以前就是因為雙方缺少交往,相互不瞭解,才戰事不斷。這回北巡,就是要和他們面對面,讓他們知道我大隋有多強大,從此不敢再侵擾我大隋。”
蕭嬪說:“那為什麼非要讓我們後宮也去呢?邊境的安危不是駐守大將的責任嗎?”
蕭後說:“皇上是想讓突厥看到,就是我隋後宮想到邊境上來,也是隨時能來的,何況百萬大軍。再者國與國之間交好,他們知道了只要他們敬重我大隋,我大隋既會以誠相待,豈不勝過兵戎相見?皇上認為用建交的方式解決邊境問題比用兵力去解決更能取得長久的效果。”
蕭嬪說:“可是去北方沒有船可坐,怎麼去啊?只能騎馬,我們在西苑騎馬遊玩兒還行,真要是騎馬跑那麼遠的路,誰受得了啊?況且北邊一直荒涼,萬一走到一處沒有人呆的地方,到時候連居住休息的地方都沒有,我們豈不得站到荒郊野外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後宮裡對這件事早就議論紛紛了,都害怕的不得了。娘娘何不勸勸皇上,不去不行嗎?”
蕭後說:“能勸我早勸了。皇上他說的話句句有理,我怎麼勸?他常說自古成大事者需不拘小節,前怕狼後怕虎什麼也做不成,我細想也是。如果真是有皇上說的那樣有效果,我們後宮吃點苦倒也無所謂。而且皇上也想到這些,已經命人制造臨時可以居住的裝置,以便隨時可以安營紮寨,料想也沒有什麼大礙,應該比他們行軍打仗舒服多了。”
蕭嬪說:“娘娘不是一直反對皇上巡遊的嗎?怎麼現在到好像開始支援皇上了?”
蕭後說:“此一時、彼一時。以前我一直守著先帝先後在時的觀念看待問題,總覺得皇上過於奢侈了。現在看到皇上繼位的這兩年,大隋並沒有像我預料的那樣衰退下去,反倒繁榮了起來,國民生產總值連年提升,國力也在快速發展。我就想是不是我的思想太保守,做人有時候不應該總執著於最初的觀念,而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皇上他精力充沛,敢想敢做,認定了目標不鬆手,正是做大事首領必備的魄力,我現在只是在擔心皇上他做事時對度的把握。凡事過了度就該走向反面了。”
蕭嬪笑道:“娘娘一向謹慎,有娘娘在皇上的身邊,應該不會怎麼樣的。”
蕭後笑笑,一想說:“咦!奇(提供下載…87book)怪了,往日這個時候皇上早應該散朝回中宮來了,今天怎麼到現在還沒回來呢?”說著,扭頭對張公公說:“你去看看皇上怎麼現在還沒回來。”
張公公答應著,正要離去,皇上身邊的王公公來請蕭後:“啟稟娘娘,聖上命小的來請娘娘去大殿前。聖上命宇文愷等大人制造的觀風行殿和行城製造好了,擺在大殿前,聖上請娘娘去一起觀看。”
蕭後對蕭嬪笑道:“我說呢,怎麼現在還沒回來。聖上高興,我不能擾了他的興頭,我去看看,你帶著杲兒先在這裡等著,我們很快就回來。”蕭嬪點點頭,抱過乳孃懷裡的杲兒,向蕭後行拜別禮。杲兒還在牙牙學語,學著蕭嬪教他的話說:“送——母——母!”引得周圍人都笑了,蕭後笑著離開。
第四章 母儀天下 第二十四節 北巡
蕭後來到大殿前,那裡已經豎起了兩棟裝飾豪華的新建築,周圍圍了好多人在指指點點的觀看,蕭後還是一眼看見了皇上。蕭後走到皇上面前盈盈下拜,皇上拉起她一臉的興奮,指著前面的建築說:“朕命宇文愷製造‘觀風行殿’,這宇文愷真是個人才,製造出來比我預料中的還要好,你看看。”蕭後細看,這是觀風行殿是一座活動性建築,上面為宮殿式木構建築,可以拆卸和拼裝,可以容下六百多個衛士;下面設定輪軸機械,可以推移。皇上又拉著蕭後去看後面那座建築——行城,周長二千步,以木板做成牆體,以布包住做圍牆,用丹青描畫出美麗的花紋,樓觀、門檻齊備。蕭後看罷說:“我們這麼大的巡遊隊伍,北面官道有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