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3/4 頁)
慘吧!只希望我這次對將士的巡視,能為我軍帶來一絲轉機。
皇上來到城頭,將士們除了一小部分仍在關注突厥軍的動靜,大多鬆散著或站、或坐、或靠,享受著那片刻的寧靜。誰知道什麼時候又突厥兵又來進攻?眼見得近來的伙食是越來越稀,看來離斷糧的日子不遠了,將士中瀰漫著一種低靡氣氛,還有一點慢慢就要散開的恐怖。或許上戰場的人並不怕戰死,卻怕眼睜睜的等死。
站在口上計程車兵先看到了皇上,猛的打了一個激靈,忙不迭的喊道:“陛下,陛下,參見陛下!”其他的人也猛然清醒,紛紛站起來山呼萬歲,整個軍隊剎那間恢復了活力。皇上一邊走一邊點頭一個個看著他計程車兵,說:“今逢此之難,只有努力擊敵,才能自我保全,凡是這回參戰的人,不要害怕得不到富貴,更不需要擔心有人篡奪你們的功勞。”說完走到中間,揚聲下令:“凡守城有的人,無官的直接升至六品,賜物百段;有官的根據官位遞增。”話一落音,軍士們歡喜雀躍,一個個舉起手中的兵器說:“誓死保衛城池,保衛皇上!”士氣大振。突厥兵再來攻城,所有的隋兵都拿命去拼,晝夜不息,死傷的人很多。
皇上並沒有因為這而鬆一口氣,畢竟見義成公主的使者雖然派出去了,是常和突厥打交道的人,早在突厥內部建起了厚密的關係網,可是兩軍交戰,卻是生死難料,他最後能不能活著見到義成公主還是個問題。眼看圍城已近十天了,城裡的糧食越來越少,為了能多守一些時日,城裡嚴格控制每日的吃食。人們吃的是摻了野菜稀得不能再稀粥,即使這樣也撐不了多久,漸入深秋的北方,能有多少野菜可尋呢?估計過不了多長時間就得扒樹皮了,那也不是長久之計。皇上的心又緊了起來,怎樣才能讓中原的人知道雁門之圍呢?他不由得用手拍拍自己的頭。突然,他頭腦裡靈光一閃,這突厥兵可以圍住人,圍不住這流經雁門湍流不息的河水呀!如果,把求救的資訊透過河水傳出雁門,流到其他的地方,這不就有救了嗎?想到這裡,一向勇於實踐的他當然做不住了,立刻叫宇文述他們來,商定把求救詔書捆在斷木上,放入河中。
人們一聽說有救了,本是疲憊不堪的身體,立刻來了精神,不到一天的時間,近萬段斷木既製成。皇上看著這些捆著詔書的斷木浩浩蕩蕩的沿河向下遊流去,心裡祈禱著王師早來相救。以後的日子又是等待,難熬的等待,一刻,竟比一年還要漫長。到底是義成公主有希望,還是王師有希望,誰心裡都沒數,只是知道只要有一點點的希望,就要去做。
皇上身後的朱貴兒小聲對袁寶兒說:“我說皇上會想出辦法的吧!你還不信。”袁寶兒說:“我哪裡是不信了?我只是擔心現在糧食撐不了多長時間的,別人就算了,將士吃不飽飯怎麼打的了仗?將士打不了仗,這雁門不就更危險了?”兩人小聲說著話,卻被站在一邊的蕭後無意間聽見了,暗暗記在心裡。回去以後,蕭後命人找來掌管糧食的官員說:“儘量少分給後宮食物,多讓一些給將士們吃。”
掌管糧食的官員退去,蕭嬪說:“這後宮的糧食已經很少了,嬪妃夫人們好多都在背後抱怨吃不飽。這糧食不是還能撐一段時間嗎?陛下一開始就下令控制了,原本只有二十多天的量,現在已經過了十多天,照這樣下去估計還能堅持二十多天,說不定到時候王師早來解救了,何必苦了大家呢?”
蕭後說:“現在的事是說不著的,如果到了斷糧的那一天王師還沒來解救,義成公主那邊又沒有訊息,我們的處境就難說了。越是到了這個時候,眼光越要長遠一些,切不可只顧眼前。糧食多堅持一天,我們就有一天的希望。將士們保衛著我們的安全,有句話叫唇亡齒寒,將士們垮了,我們就完了,寧可我們苦著,不可苦了將士。”
第六章 痛失山河 第六節 世民出山
隨著捆著詔書的萬段斷木流向各州縣,雁門被圍的訊息迅速傳開。各州縣都急著招募兵士,解救雁門之難。左御衛將軍雲定興一向善於鑽營,“功高莫過於救主”,這樣的機會他當然不願意錯過,急忙招募新兵,力求在第一時間趕到雁門。雲定興是楊廣哥哥,前太子勇愛妾雲昭訓的父親。太子一黨全軍覆沒,唯有這個雲定興抱住了宇文述這棵大樹,獲得皇上的信任,任其為左御衛將軍。
這次的招募吸引了一個十六歲的少年,他的父親就是衛尉少卿李淵。在那個士族當道又經歷了剛從南北朝朝廷動盪更替頻繁而被隋統一的年代,是真正“將門無犬子”的時代。與後來紅樓夢》裡賈寶玉從小被人“捧在手上怕飛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的待遇不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