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4/4 頁)
走了,我拿回樂坊去煎,反正有兩個病人了,不差這一個人的份。
得來全不費功夫。只是翠影吃了辛苦,每天得親自煎這加了料的藥,還得跑腿給那孩子送去。這本都是粗使丫頭的工作,翠影一向只管服待我,那些活是不用她沾手的。
那孩子的舅母簡直不是人,白給那孩子治病不說,還常常向翠影討東西。每次翠影回來都氣呼呼的,我只好百般勸慰。
這藥果然神效,不幾日那孩子就好了起來,又被帶到工地上幹活去了。自此賀神醫的名聲更大了,傷寒這種頑疾幾副藥就見效不是神醫是什麼?那些達官貴人紛紛請他看診,再去醫館見到他的機會少了很多。嫣娘和李璧君調養的方子也是派小童送來,原來的多年老友,竟是忙得數日不得一見了。
派護院到悅來客棧,打聽給卓公子的留話。那漢子拿了張請柬回來。
是一張畫著素心蠟梅紋飾的箋,字跡娟秀端正,上書:八月十五中秋賞月盛會,恭請卓恩公駕臨舒雲樂坊。落款:鄙妾芷萍。
機會來了,是時候查清舒雲樂坊的內幕了。
…
第十四章 中秋
每逢佳節倍思親,這亙古未變的圓月映得江面清輝一片,那徐徐的晚風不止波動著水面也撥動著我的心絃。一刻未停的思鄉,在今夜竟濃厚得難以抑制。從前那些並不友善的面孔也突然感覺親切了起來,記憶中再也沒有埋怨,每一分鐘都是美好的回憶。絲緒隨著樂聲飄遠,仿似飛到天際,飛回了故鄉。
今日樂坊應邀到宴賓樓為秋闈解禁的學子演出,觀眾俱是剛從考場出來的考官大人和準舉人們。坐在後臺我偷偷觀察著每個人的面部表情,真是千姿百態。有考得好的,表情放鬆自然;有考得差的,焦慮不安,心不在焉。最引起我注意的是一個青年,身著一襲樸素的藍色布袍,泰然安坐,氣質不凡,一雙漆如點墨的眼睛炯炯有神,雖然坐在眾人當中卻讓我有群星捧月、鶴立雞群的感覺。聽說此次主考官是紀曉嵐,怎麼沒有看到他?
演出進行一半,我看看差不多時間到了,交待了鳳姨幾句,偷偷的換了衣服溜了出來。
鑽進馬車,驀的一個人影出現在眼前,唬了我一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