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第3/4 頁)
奈何此時不能翻臉,只能忍著,但是心中對上官家的恨意未免又添了一層,只圖日後殺盡上官家的人,再出此惡氣!
戌時一到,上官泰便更了衣,帶著一眾人往吳家迎親去了,黃昏之時,宮中景色極美,上官泰的臉上添了一絲笑意,在騎上馬之後,對著身側也騎著馬與他隨行的夏侯懿和竇雅採抿唇一笑。
“瑞王,瑞王妃,今日當是本太子最快活的日子了。”
今夜,就當我重新娶你
今夜,就當我重新娶你 夏侯懿微微一笑:“殿下高興,臣自然也高興。”
他跟著上官泰去迎親,這是無上的榮耀,心裡雖不以為意,但是表面上還是要裝著樣子的。
竇雅採沒說話,只是望著夏侯懿那邊,抿唇低笑,她不在乎上官泰如何,只是與夏侯懿並駕而行,她心裡頭也高興。
夜色降下,他們一眾人到了吳府門口,剛一到時,府中忽而燈火大亮,所有的燈燭燈籠都在那一瞬間點亮,竇雅採在一旁瞧著,只覺得那一霎間燈火齊亮,讓人心頭震動,吳府上下燈火通明,分明襯著夜色如夢如幻。
迎親外臣不入母家,上官泰只帶著隨行宮女太監還有竇雅採一路從正門入內,這一路而過,竇雅採總會和當年自己出嫁的場景重疊在一處,竇府自然不如吳府這般大,可是這滿眼紅色幔帳,滿眼的喜色,都與當年如出一轍。
吳佳慧穿著御賜的大紅嫁衣,被丫鬟扶著出來,她與上官泰牽著紅綢在吳佑添和吳夫人面前跪下磕頭,竇雅採卻在鼓樂喧囂之中,一眼不眨的望著吳氏,吳氏那一臉溫柔笑意,看的人心生恨意。
她還從未看見過吳氏這樣溫柔的笑臉,她只見過吳氏猙獰和冷淡的模樣,從來不知道相貌平平的吳氏溫柔笑起來,也有著大家閨秀的恬淡嫻靜,吳佳慧拜別親生父母,這本就是身為女兒該有的一遭,所有人皆為之動容,只有竇雅採一人的目光膠著在吳氏身上,吳氏從頭到尾,侍立在吳夫人身邊,那視線都只落在吳佳慧身上。
她看著吳佳慧的眸光中有溫柔,有憐惜,有對親生妹妹的憐愛,燈火盈盈中還能看見她眸底閃爍的淚光,那種目光讓竇雅採想到了她自己,她對竇芙茹也是這樣的,那是發自內心的疼惜和寵愛。
微微眯眼,原來,吳氏也並非冷心冷情,她的心裡裝著吳家,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吳佳慧順利的嫁給上官泰,而在吳家人眼中,上官恪的存在就是一個阻礙,是不能存在的,如若吳佳慧的兒子想要順利取得皇太孫的地位,那上官恪就不能存在,吳氏便狠心設局除去了上官恪。
是為了替吳佳慧入主東宮掃平障礙。
看吳佳慧那一臉嬌羞容顏,看來是根本不知她姐姐和他爹為她所作出的這一切,否則,怎麼還有臉去面對上官泰呢?
只是,想著吳氏這般會演戲裝從容,也難保這吳佳慧不是裝的,竇雅採抿唇,等有機會,一試便知。
按照規矩,吳佑添夫婦自然是要囑咐幾句的,待得依依惜別之時,二人和吳氏都紅了眼眶,丫鬟拿了紅蓋頭遮住了吳佳慧的如花嬌顏,盈盈紅燭飄搖紅色帳幔間,拜別眾人,牽著紅綢,跟著上官泰出了門。
竇雅採微有一刻的怔忡,當年她出嫁,亦有此情此景,只是夏侯懿未來親身迎娶,不過是讓來福來的,她是奉旨嫁給夏侯懿的,到了王府,卻無人拜堂,她的親事,是結束在一片混亂之中的。
在她與吳氏金氏爭吵不休之時,他是穿著一襲沉重冰冷的鎧甲,猶如神祗一般出現在喜堂門口的……
最後看了一眼吳家眾人,眸光久久落在吳氏身上,冷意瀰漫之中轉了頭,吳佳慧嫁給上官泰做了太/子/妃,將來她謀害皇太孫的事情敗露,吳家哪還有活路呢?
上官泰就算即將命喪黃泉,只怕也容不得這等欺騙背叛,吳家到時必將萬劫不復。
她樂意看到這樣的結局,吳氏狠毒至此,害沅兒大病一場,她是該報仇的,更別說夏侯懿當年的事情,更是吳佑添親自下的手,他二人對吳家恨之入骨,這順水推舟將計就計的法子,必能讓他們痛不欲生,更是借刀殺人了。
一路跟著花轎從吳家回宮。
上官泰騎著掛著紅綢的高頭大馬在最前頭,他的眉眼從頭到尾都掛著溫柔笑意,很顯然是極其高興的樣子,竇雅採將懷中參片早已給了上官泰,讓他頭暈難受時便含在舌下,不可間斷。
她自個兒騎在馬上,倒是覺得自己像個局外人一樣,慢慢的騎著馬兒就落在了隊伍的最後頭,只覺得那鼓樂喧天滿城歡騰的樣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