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第2/4 頁)
鈞之前得罪過太子爺,太子爺將金家滅族,若是真的查出那幕後主使之人,太子爺又將如何處置呢?”
“你為何這樣問?”
上官泰皺了眉,臉上的笑意越發淡了,“是不是你心裡頭有什麼想法,又或者,你知道什麼內情?你怕本太子下不了手?”
竇雅採的眸光從上官泰身上移到了車駕外的百姓身上,淡聲道:“太子爺知道此事疑點重重,自然也想過,若不是金氏,會是何人所為,此人謀害皇太孫,自然有他的目的,而謀害皇太孫的動機,無非便是,世上若沒了皇太孫,才是對他最為有利的,雖然難窺幕後主使真容,可是細想來,得利的人,也無外乎那幾個人而已,太子爺既然有心要查,不如就去查心中懷疑的那幾個人好了,臣妾覺得,不論親疏,都應該好好的查一查,畢竟太子爺是真心要替皇太孫報仇的。”
上官泰聽了,總覺得竇雅採話中有話,皺了眉轉眸直視著她:“瑞王妃,你是不是知道些什麼?”
“臣妾什麼都不知道,只是就事論事而已。”
她眸光清澈如水,根本看不出絲毫隱瞞,上官泰盯了她半晌還是看不出什麼,只得作罷,但是她的話到底還是存在了心裡,他之前只吩咐了小安子讓他去查,卻並未在心中猜測究竟是誰,如今心裡頭模糊有了幾個想法,便想著等今日娶親之事之後,就來著手此事,成親為大,總得先過了今日再說。
竇雅採見上官泰一無所知的樣子,好似並未疑心吳家,她也不能說的太明顯,況且上官泰的心意未明,話也只能點到為止。
因此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車駕中都再沒有談話聲了。
上官泰不說話,竇雅採自然也不說話了,她站在上官泰的右側,望著車駕外頭的那些百姓,瞧著瞧著一時就有些恍惚,也不知道思緒飄到哪裡去了,本來還在認真的想著吳氏這件事,沒過一會兒,就開始發呆走神了……
太子游城一週,百姓不懂皇家之事,只知道太子出來遊城是難得的喜事,又恰逢太子娶親,冊封太/子/妃,自然也是喜事了,百姓們就都高興的很,遊城一個多時辰,從頭到尾都是高呼太子千歲的人,竇雅採原本起的太早了沒什麼精神的,在這些人呼呼喝喝之中站了一個多時辰,便漸漸覺得累得很,只是不便明說而已,好容易遊城完了,回了東宮,她便趁著上官泰去更衣休息,身邊又有小安子伺候不用她了,便於小安子說了一聲,然後自己便到外殿休息去了。
東宮今日便要迎來新的女主人,因此殿中佈置皆是喜慶的很,喜堂設在正殿之中,外殿放著宴席,自然是宴請宮中百官用的,整個外殿都是富麗堂皇的喜慶模樣,這會兒時辰還未到,宮女太監們在席間穿梭忙碌,也無人管竇雅採,任她信步到處走走看看。
她本來疲累,看著這喜慶的紅色幔帳,還有那人人都眉開眼笑的喜意,只是驀然想起她自己五年前成親的場景來,站在殿中,便呆呆的有些恍惚,時隔五年,這幾年中,她倒是再未去過當初拜堂時用的喜堂了,這本就是她心中的疙瘩,就算如今跟夏侯懿好的蜜裡調油,兩個人心意相通的,但是她心中仍是為了當年不曾跟他拜堂而遺憾惋惜。
她不愛紅衣,也是有原因的,並非是不喜歡這樣紅豔豔的顏色,只是因為這樣的紅色會讓她想起當年拜堂時的事情來,所以,她不大喜歡王妃正服便是這樣,一身大紅,像極了出嫁時的嫁衣,然而她嫁人時,根本沒有跟夫君拜堂過,就算如今成為瑞王妃,實際上,也是繼任,在她之前,分明還是有個金氏當過瑞王妃,玉牒之上,她的名字總是後來加上來的,只是她的這些心緒,旁人是看不出來的,她也不肯讓旁人瞧出來,只是衣櫥之中,從來也找不到大紅的衣裙罷了。
可太子大婚,到底是沒有時間讓她感概舊事的,才不過歇了一個多時辰,就被小安子叫了進去,囑咐她,要她一會兒在夜裡拜堂的時辰侍候在上官泰身邊,且去吳家迎親時,她也要全程相伴,不離左右,小安子是要兼做司禮官的,許多事兒要忙,自然只能委任於她了。雅請些有連。
這跟著上官泰的事兒,本該是由宮女丫鬟做的,可是上官泰身子弱,情況特殊,只好讓竇雅採來做,竇雅採不覺得有什麼,也不覺得身份有損,旁人又因這是皇上口諭過的,也覺得理所當然,未做他想,但是此舉,卻又暗地裡傷了一個人,這人心裡暗暗記下,又對上官家添了一絲仇恨。
這人也不是外人,便是瑞王夏侯懿。
夏侯懿見自己堂堂瑞王,自己的王妃卻跟個丫鬟似的服侍上官泰,心中便極為不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