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第2/4 頁)
我截住旬攸的話道:“黃巾軍其實都是些平民百姓,造反都是因為受人鼓惑,我們此次進兵只暫賊首,不殺下屬,如此可平怨,事後我等帶走一些錢糧,曹操與朝延若深究,我們就以聖旨無印為由,不接!”
旬攸聽罷道:“兄長若執意如此,可命北艦隊泊於北海沿岸,若事不可及,兄長應先回北平為上!”
呵呵……放心好了,我跑的肯定比誰都快!
操領了聖旨,會合鮑信,一同興兵,擊賊於壽陽。鮑信殺入重地,為賊所害。操東追趕賊兵,直到濟北,降者數萬。操即用賊為前驅,兵馬到處,無不降順。不過百餘日,招安到降兵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操擇精銳者,號為“青州兵”,其餘盡令歸農。操自此威名日重。
我軍從北海西進,一路小心輕進,過臨淄,章丘,泰山,歷城、直達濟南,一路上趙雲勇猛,挑敵大將,無一回合之力,黃巾軍聞趙雲之名皆調頭就跑,一呼而散。
到達黃河邊時,我軍已經征戰近四個月時間,三萬大軍只損二千餘人,我正準備小小的慶賀一下,然後擇日渡河,直擊黃巾賊老巢濟北時,斥候突然傳報:曹操已經平定濟北之亂賊,招安降兵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
“什麼?”我跳起來大叫道:“曹操已經攻入了濟北!”
“是殿下!”
“混蛋!這下白忙活了!”我怒道:“都是那該死的袁紹,不肯借我樂陵、南皮之路,還有這該死的泰山擋路,纏過它耗費我軍大半時間!現在可倒好,錢糧沒賺到,反而虛耗四個月糧草,居然豪無建樹!”
旬攸勸道:“時事無常!大哥也不必放在心上,曹操已平濟北之亂,氣也無用,今無出兵藉口,軍不宜遠征!可屯於青州,明年開春再行西進!”
我苦笑道:“屯兵青州?現在濟南城小人稀,我軍當屯於何處?”
旬攸取過地圖指給我看道:“可屯於樂安小鎮,此鎮雖小,但殿下所帶工匠甚多,離我海路又近,安扎之事不勞費心!再者此地僻遠,不會引起各方勢力的注意,但是對於我們來說卻是要地,北若袁紹欲行不軌,我軍可渡過南北夾擊,直迫南皮;南可直下,退可入海,當是一寶地也!”
我看看地圖皺一下眉道:“這黃河不會決堤罷!”
旬攸一愣,道:“這——黃河並不堤岸……”
“啊……我對這個不太熟悉,亂說的,不好意思!”媽媽咪的,這黃河在漢朝可不是岸下河,而是好好在躺在地平下,而且水也不是黃的,而是清清澈澈的,之所以叫黃河,是因為這裡是黃帝氏族發跡的地方,是名黃河。這點我在現代沒有注意,到古代後,沒有電視、沒有報紙、也沒是小說看,所以沒事就找來些老人聊天,美其名日:調查民情,實則是聽故事。黃河的故事也是這麼聽來的!
河堤的事倒是我操心操大了!唉!以後得想個法讓黃河永遠躺在地面下才好。
卻說曹操大勝,捷書報到長安,朝廷加曹操為鎮東將軍。操在兗州,招賢納士不提。光說我軍,在安樂小鎮外扎一軍營,安鎮官吏無不歡迎,雖然貢獻一些財物,但這地方小,油水少,我也沒放在眼裡,只是取些幽北特產安撫。
閒暇無事,但讓子龍操兵,旬攸掌管斥候情況,以待時機,我呢?則天天也工匠們混在一起,為了提前實現祖國的四個現在代,可以說我把自己所知道一切能在漢朝實用的知識都翻出來了。
比如:電動機,用陰陽鐵(磁鐵)做一磁場,然後再做線圈,在其場內旋轉,可以發電。為了取得動力,當下在黃河邊建一小型水壩進行試驗,結果是電死了六個工匠!原因無他,沒有橡膠做絕緣材料包住鐵絲!——失敗!
再比如:玻璃鏡子!玻璃的製取就是將水晶煉化,再冷卻。前者倒是不難,讓工匠們搜尋鐵礦時倒也找到了水晶,難的是如果要做成鏡子,玻璃後面好像點有一屋東西,漢朝的東西像水頭,油漆,鐵,金,銅,陶瓷……除了女人的內褲,貓狗的大便我都試過了,可是沒有一樣能鍍在玻璃上的,更別提反光成為鏡子了!——還是失敗。
當然也有成功的,比如:指甲刀,剪刀,鍘刀、刻刀……桌子,椅子、立式衣櫃、衣架……夾克衫,涼衫,中山裝,西服……這些東西除了衣服之外都十分難賣,關鍵是古人一點智慧財產權的保護都不懂,我今天研究出來的東西,明天各個大戶家裡的工匠就能打造出來了,最多是質量上有所差異。我身為殿下總不能為了剪刀之灰的東西去得罪人罷?————鬱悶!
這一天,旬攸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