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3/4 頁)
負重,就等這一天,你不高興?”燭火一動,晃出對方的半邊臉,病容不減,瘦的顴骨高聳,眼神卻是炯炯。
周敏苦笑不語,閤眼慢慢躺倒,被子蒙上頭,一動不動,靜靜地似乎睡去。
那人無奈,恨恨地欲言又止,隨即閃出房門。
應天城終於雲銷雨霽。
太陽出來便升溫,這是南方的特色,周櫟踩上被雨水洗刷過的青石板,嘆道,“應天城,真是好地方。”
“是偏安的好地方。”陶舟在旁邊應道。
“怎麼,你不喜歡這裡?”
“山外青山樓外樓,亂世美景,恕臣欣賞不來。”
“你是怪朕,在此過的太安逸?”周櫟偏過臉來,看著陶舟道。
“眼下黃河決堤,民不聊生,流寇四起……”陶舟慢吞吞道,“臣只是提醒陛下,不要顧此失彼。”
“這番話,你該跟皇兄去說。”周櫟冷笑數聲,摟過人往路邊的樹上靠,枝葉間殘留的雨水,便撲頭蓋臉地淋下。
兩人溼漉漉的激吻,腳下的泥土翻騰,空氣中混入了濃濃的草腥味。
“可這爛攤子,是陛下留下來的。”兩人分開後,陶舟繼續不依不饒。
周櫟聞言不語,臉色卻慢慢陰沉下來。
“陛下明知晉王不會修堤賑災,還是將錢交到他手上,一來讓他激起民怨,二來引他北上起事,真可謂一箭雙鵰。”
“你倒是看得明白。”周櫟壓著怒火,冷冷道,“如今皇兄取了晉王的身家,又坐了天下,難道不該由他來收拾?”
“陛下斷定是太子殿下拿了晉王那筆錢?”
“看來,你始終不信皇兄是幕後元兇。”周櫟嘆道。
陶舟遲疑了下,終於還是開口,“聽說陛下與太子一起長大,按理說,該瞭解他的為人。”
“皇兄生性仁厚,但母后她……”
“這幾日我閒來無事,在宮裡翻了翻內閣冊錄。”陶舟忽然另起話頭,“上面記載,青蠟曾是蜀中的貢品。”
“沒錯。”周櫟點頭承認。
“既如此,那太后手上有這個,就絲毫不足為奇了。”
周櫟聞言一笑,笑的意味不明。
作者有話要說:
☆、黃河水患
新皇上位,也面臨同樣問題——黃河水患,流寇成災。汝寧城告急的情報就擺在案上,養心殿裡,雙方正相持不下。
“如果分兵去救汝寧,那南下的事又要拖後……”說話的是吳闊,話一出口,便引來萬世冕一陣白眼。
“常言道,得民心者得天下。皇上新登大統,人心不穩,賑災御賊,正好收攏民心。”萬世冕據理力爭,一再請求出兵汝寧。
“要不這樣吧。”周然考慮半響,勉強道,“吳將軍你南下時繞道汝寧,順便救救急。”
吳闊一聽更急,連忙回道:“陛下,繞道汝寧,不說糧草負擔,就怕秦王趁機來攻,到時我們腹背受敵。”
這次萬世冕也不吭氣,繞道汝寧,的確不是個好主意。
“那……這事就暫且擱下,等明日再議吧。”周然頭疼不已,只好叫眾臣退了,自己回宮喘口氣。
“皇帝不好當吧。”太后摟一隻白貓,施施然道。
“恕兒臣駑鈍。”一般請完安,周然會在怡安宮陪坐片刻。
“你這孩子,向來有些優柔寡斷,這一點,你還真得學學你三弟。”太后嘆口氣道,“哀家就想問問,南下之事,為何一拖再拖?”
“眼下黃河決堤,中原流寇四起,兒臣正為此事……”
“小小民賊,何足為慮,他們還能奪了你的江山!”太后不客氣打斷周然,“眼下最大的威脅是秦王,他在一日你就一日不能安心,所以南下之事不可再拖,明白麼?”
“是。”周然俯首聽命。
有太后說話,南下一事就此拍板。
聖旨一下,萬世冕大鬧朝堂,又連夜跑到寢宮,想求皇上收回成命。無奈周然心意已決,讓太監擋在門外,由他跪等,就是不見。
天明時分,萬世冕頹然而歸。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回去後,萬世冕在家裡呆坐半響,忽然開口道。
因為擔心,阮賀也沒去上朝,一直在旁邊候著,聽他語氣不善,也不敢輕易搭腔。
“先前我不想分兵,差人殺了陶大人,騙皇上說他被官兵擄走,恐怕凶多吉少。如今好了,皇上置江山大業不顧,一心只想報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